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零售 » 正文

Labubu二级市场价格不得不崩?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吴俊 闻旅 时间:2025-06-23 21:02:26
黄牛“大逃杀”,Labubu还能火多久?

作者 | Tniniuo郭鸿云

1

高效轧空,金融炒作、击鼓传花,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邮票。

这是labubu破圈之后,由资本、外挂、黄牛,共同展示给大众的印象。

隐藏款本我高峰时更被炒至4607元。

而随着6.18泡泡玛特开始对Labubu 3.0系列补货,且采用不限购+不定时补货策略。大量黄牛开始折价出货。

据潮玩二手交易平台千岛数据,Labubu 3.0整盒成交价暴跌45%至650-800元,隐藏款本我价格跌幅超38%。

以千岛6月19号数据为例,Labubu前方高能系列挂件,从2279.7元跌至1181.3元,跌幅超48%。该系列常规款的价格区间已回落至208元至385元。隐藏款本我价格跌至2048元。

在外界看来,打击黄牛是泡泡玛特不得不做的动作。

因为随着Labubu破圈,博彩这两个词再一次被外界与泡泡玛特关联。

而上一次是在泡泡玛特年会上,泡泡玛特被调侃为国内最大博彩公司。对此,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急忙澄清,强调我们是全世界最大的潮玩公司。

2

但随着之前Labubu在二级市场上溢价暴涨,不少声音认为,泡泡玛特盲盒本质就是赌概率、博输赢。花99元去买一个盲盒,有可能开出的是一个价值5000元的隐藏款玩偶,获得50倍的收益;也有可能开出一个烂大街的普通玩偶,没有溢价。

两者均涉及投机行为,吸引年轻人追逐稀缺性,市场泡沫巨大,风险系数很高。实际上是一种击鼓传花式的资本游戏。

泡泡玛特与炒鞋相比,唯一的优势是还披着一层文化出海的外衣。

就在近日,《人民日报》发文批评了盲卡盲盒市场乱象,并特别提到其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指出部分孩子为追求稀有卡牌不惜单次消费数百元甚至数千元,非理性消费现象严重。

此外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曾于2024年10月24日减持过2170万股泡泡玛特股票,减持均价为71.98港元,套现总额超15.6亿港元。

其他高管如首席运营官司德单也曾在2024年三季度财报披露之后单独减持210万股,完成套现1.51亿港元。据媒体不完全统计,泡泡玛特高管联合减持规模能达2392.5万股,套现金额超17亿港元。

毫无意外,在宣布补货后,6月18日到19日两天,泡泡玛特股价还在持续下跌。这也被解读为,资本市场开始动摇,用真金白银对其投下了不信任票。

不论是Labubu还是泡泡玛特,这轮超预期的热度都要开始降温了。

此前就有人认为,泡泡玛特从2022年底不足10港元股价起步,飙升至283港元,期间最大涨幅超过20倍,动态市盈率一度突破100倍,远超迪士尼(24倍)等传统消费品巨头。这种疯狂涨幅,本质上是市场对LABUBU现象的情绪化炒作,泡沫巨大。

此前多款IP玩具出圈经验也,没有一个产品是可以持续爆火的,盛极必衰的客观规律谁都逃不过,北京冬奥会时期的冰墩墩,更早的Bearbrick暴力熊也都是如此。

而之所以判断它会火,是因为它和Labubu一样,设计语言与年轻消费者情绪需求相契合,以哭泣为标志性特征,主打情感治愈概念。其2024年相关收入同比增速达到1537.2%,可以说一脸爆相。

只是这个预测的不确定性非常大。要知道消费者什么都缺,可就是不缺反骨,越直白的说什么会火,传递到消费者这里,可能就要绕着走。

泡泡玛特还是需要用更多成绩证明,自己有持续的IP孵化和多元形式的变现能力。

王宁也曾表示,泡泡玛特的发展是分阶段的,从最初做潮流,到他意识到圈子很小要破圈,开始做时尚,再到下一个阶段开始做更大的圈快乐,也是在不断丰富泡泡玛特的IP变现场景。

特别是快乐,可能是更大的市场,从游戏到乐园,再到珠宝首饰,泡泡玛特正围绕着快乐构建更丰富的业务板块。

但这其中也面临着不小的风险和挑战。就拿乐园来说,泡泡玛特目前聚焦的还是轻投入、小体量的城市乐园,并没有计划做如迪士尼那样的大型主题乐园,从持续创收层面能给泡泡玛特带来的加持非常有限。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