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小英伟达”IPO获受理!卖GPU年入4亿,拟募资80亿
作者 | ZeR0
编辑 | 漠影
芯东西7月1日报道,6月30日晚间,北京GPU企业摩尔线程、上海GPU企业沐曦集成电路,科创板IPO申请双双获上交所受理。
两家均为2020年成立的国内明星AI芯片企业,摩尔线程的多位创始成员有英伟达任职背景,而沐曦的多位创始成员曾就职于AMD。
摩尔线程成立于2020年6月,注册资本为4亿元,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自主研发的全功能GPU为核心,致力于为AI、数字孪生、科学计算等高性能计算领域提供计算加速平台。
迄今为止,摩尔线程已成功推出四代GPU架构,并拓展出覆盖AI智算、云计算和个人智算等应用领域的计算加速产品矩阵。
该公司无控股股东,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是其创始人张建中。张建中担任摩尔线程董事长、总经理,曾于2001年到2006年在戴尔(中国)有限公司全球客户部任总经理,2006年到2020年在英伟达任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而后创办摩尔线程。
▲摩尔线程创始人、董事长、总经理张建中
包括张建中在内,摩尔线程的多位创始成员及高管均曾任职于英伟达。
联合创始人、职工董事周苑,
曾在2004年至2020年在英伟达任市场生态高级总监;
联合创始人、董事、副总经理张钰勃,
曾在2013年至2017年在英伟达任GPU架构师、2017年至2020年在Pony AI基础架构部门任主任工程师;
副总经理宋学军,
曾在2004年至2011年,在英伟达担任高级销售经理;
副总经理杨上山,
曾在2012年至2020年10月,在英伟达担任GPU架构师。
其GPU板卡产品与国际主要计算加速卡芯片企业典型产品的比较情况如下:
采用平湖架构的摩尔线程MTT S5000加速卡在招股书上首次出现,并未披露具体性能。但据一些参与S5000测试的用户透露,S5000是国内真正对标H100的产品,其FP8计算能力对DeepSeek-V3/R1这样的MoE大模型训练“是个绝配”。
根据招股书,摩尔线程产品在部分性能指标上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对部分“卡脖子”领域核心产品的突破。例如,其MTT S80显卡的单精度浮点算力,性能接近英伟达RTX 3060;基于其MTT S5000产品构建的千卡GPU智算集群,效率超过同等规模国外同代系GPU集群计算效率。
2022年~2024年,该公司累计营收为6.08亿元,累计净亏损为50亿元。
本次IPO,摩尔线程拟募资80亿元,应用于摩尔线程新一代自主可控AI训推一体芯片研发项目、摩尔线程新一代自主可控图形芯片研发项目、摩尔线程新一代自主可控AI SoC芯片研发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01 .去年收入超4亿,三年累亏50亿
摩尔线程以自主研发的全功能GPU为核心,致力于为AI、数字孪生、科学计算等高性能计算领域提供计算加速平台。
2022年、2023年、2024年,摩尔线程营收分别为0.46亿元、1.24亿元、4.38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08.44%;净利润分别为-18.40亿元、-16.73亿元、-14.92亿元;研发费用分别为11.16亿元、13.34亿元、13.59亿元。截至2024年年底,该公司累计未弥补亏损为12.07亿元。
▲2022年~2024年摩尔线程营收、净利润、研发支出变化(制图)
同期,其综合毛利率分别为70.71%、25.87%、-70.08%。
其中,AI智算及专业图形加速产品性能较高,贡献毛利金额较大。桌面级图形加速产品毛利率为负,主要由于中低端市场面临国际品牌的激烈竞争,导致该公司产品销售价格存在一定压力。摩尔线程公司已调整业务战略重心,将资源集中于高毛利、高性能的细分市场。
2024年,摩尔线程的综合毛利率显著提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摩尔线程与国际龙头企业及国内重点企业等在市场竞争方面的比对情况如下:
02 .收入来自三大主营业务,兼顾AI智算与图形显卡
摩尔线程的收入主要来自AI智算、专业图形加速、桌面级图形加速领域,已推出不同性能的多款GPU芯片产品,应用于公司的板卡、一体机、集群产品。
2024年,其主要产品中,AI智算集群销售3个,平均价格为6112.75万元;AI智算板卡销量为2058张,平均售价6万元;一体机卖出52台,平均价格为54.40万元。
同年,摩尔线程的专业图形加速卡销量为5699张,平均价格为1.43万元;一体机卖出8台,平均价格为40万元;桌面级图形加速芯片卖出2.8万颗,较2023年的19万颗明显减少,平均价格为88.65元。
其资金实力及研发投入与国际龙头企业之间仍差距明显。英伟达截至2024财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有价证券达到432.10亿美元,2024财年研发费用为129.14亿美元。
报告期内,该公司现金流量情况如下:
摩尔线程的费用金额较大,主要为研发费用。
03 .四款芯片在研,已打造万卡级GPU集群
摩尔线程正在进行的主要研发项目及进展情况具体如下:
该公司基于自研MUSA架构,推出高性能GPU芯片。其芯片架构与可比公司的比较情况如下表所示:
其AI计算加速卡规格与英伟达A100、英伟达H100、AMD MI325X对比如下:
在单网络大算力智算基础设施方面,摩尔线程攻克了千卡至万卡级GPU集群的高效互联难题,智算集群规格与微软/OpenAI、meta、xAI对比如下:
除了AI计算产品外,摩尔线程还研发了高性能GPU图形芯片。其图形卡规格与英伟达A16的比较情况如下:
智能SoC方面,摩尔线程过创新性地在单芯片上融合CPU、GPU、NPU、VPU(视频)、DPU(显示)等多异构计算核心,实现了性能与功耗的双重突破。
同时,摩尔线程深度适配中国计算产业标准及生态需求,支持x86、Arm、LoongArch等主流CPU架构,以及麒麟、统信、Windows、OpenEuler操作系统。
截至2024年年底,摩尔线程共有886名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78.69%,超过74%的研发人员具备硕士及以上学历;已获得发明专利410项、软件著作权33项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37项等知识产权。
其核心研发人员有4位,分别是CTO张钰勃、芯片研发部总经理马凤翔、软件研发部总经理杨上山、云计算与人工智能事业部总经理王华。
摩尔线程的研发组织体系主要由ARCH & IP R&D、 ASIC/SoC Design、SDM、Driver & Software、AI & Cloud Services等五个子部门构成。
该公司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如下:
04 .百度和京东曾是图形加速产品的大客户
摩尔线程的主要产品产销率如下:
报告期内,其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分别占同期总销售额的89.86%、97.45%、98.16%,占比较高,2023年的大客户中包括百度与京东。
摩尔线程设立初期,主要参照国际GPU厂商销售模式通过经销商销售加速卡产品,其中极致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为摩尔线程核心经销商,故2022年对摩尔线程销售占比超过50%。
2023年至2024年,摩尔线程产品性能指标逐步提升、产品体系更为完善,主要销售产品中,除专业图形加速板卡与桌面级图形加速板卡外,单个合同金额较大的AI智算产品与专业图形加速集群设备销售占比相较2022年度增长,因此其2023年与2024年向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维持较高水平。
报告期各期,摩尔线程向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金额占同期金额的比例分别为58.00%、48.04%、62.63%,不存在向单一供应商采购比例超过50%的情况。
05 .背靠86名股东,实际控制人持股11.06%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摩尔线程股本总数为40,002.8217万股,第一大股东南京神傲持股14.5455%,是公司创始人持股平台;第二大股东是创始人、实际控制人张建中,持股11.0598%。
摩尔线程拥有86名股东,包括深创投、潍坊基金、建银资本等国有股东,腾讯旗下创业投资平台腾讯创业投资、联想集团通过投资设立的科技产业基金联想长江均在其中。
除摩尔线程及其控股子公司外,张建中控制的其他企业有29家,均为员工持股平台。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摩尔线程董事、审计委员会委员、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直接或间接持股的情况如下表:
报告期内,摩尔线程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总额分别为1192.88万元、1651.23万元和2991.73万元;核心技术人员薪酬总额为769.28万元、914.11万元和1310.11万元。
06 .结语:单芯片架构同时支持多类应用,加快GPU自主可控势在必行
摩尔线程在国内GPU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基于自研MUSA架构,率先实现了单芯片架构同时支持AI计算加速、图形渲染、物理仿真和科学计算、超高清视频编解码的技术突破,推动了我国GPU产业的自主可控进程。
2023年10月,美国将摩尔线程列入“实体清单”。虽未对其销售产品、提供服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但限制了该公司获取受美国《出口管制条例》管制的商品、软件和技术。
当前英伟达CUDA生态在行业生态内处于垄断地位,国内GPU企业均在拓展业务方面面临GPU芯片研发难度高及计算生态壁垒构建困难的挑战。
客观来看,摩尔线程与英伟达等国际巨头相比,在综合研发实力、核心技术积累、产品客户生态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通过本次上市,摩尔线程计划持续加大创新项目研发投入,继续响应国家关于“加快推动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以及“建设新型算力基础设施”等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