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探索 » 正文

被美国骗了?天问二号传回地月照片:暴露59万公里外真实太空景象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顾青青 环球科学猫 时间:2025-07-01 12:01:05

7月1日,国家航天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拍摄的地月影像图,再次让很多人看到了地月最为真实的照片,同时也呈现了太空背景画面的真实一面,如今中国天问二号已经在轨运行超33天,与地球距离超1200万千米。

当然,这一次拍摄的地月组合照片,是暴露59万公里外真实太空景象,而菲1200万千米外,这个大家要分开,先提醒一下,这也是我国天问二号拍摄的第二组照片。

在今年6月6日上午,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运行超8天,与地球距离超300万千米的时候,也给大家公布了一张照片,当时不少人也在热议,这一张照片呈现出了真实的宇宙背景画面,而过后也有人说,我们当年被美国骗了一样,而在这一次照片公布之后,不少人都沉默了,这是怎么回事?到底发生了什么?

天问二号给地球月球拍了照——59万公里外旅行照片

在2025年5月29日1时31分,中国天问二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可以说它一直受到世界的关注。

因为这是我国重要的探测器,但恰好,我国在这一次任务之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保密,至今都没有发布关于天问二号整体探测器的实际图像,就算是在6月6日的时候,我国传出了关于天问二号最为接近的照片,但都是给出了一张侧面的太阳翼图像,所以,到底天问二号长什么样子,没有人知道。

而这一次天问二号在1200万千米外,我国发布了新一轮的地月照片,让我们再次见证了在太空之中,看我们地球,看我们月球的面貌状态,真的是太不一样了,当然,这照片质量真的是太好了。

不过,这里还是再次提醒说明一下,那就是天问二号已经在1200万千米外,但是拍摄的照片并不是在这个区间进行拍摄,此次发布的影像图包括器地距离约59万千米时获取的地球影像图和器月距离约59万千米时拍摄的月球影像图。

也就是说,这是在距离地球约59万千米拍摄的地月照片,只不过,这会我国天问二号是走在了1200万千米外,才发布的这一组图片,所以,大家不要理解错误了。

这两个距离如果真的进行拍摄地月照片,肯定是不一样的效果,如果在1200万千米外拍摄到现阶段的这种照片,那的确是航天领域的顶级技术了,所以,我国在发布照片的时候,也强调了拍摄时器地距离约59万千米。

当然,无论是在什么地方拍摄的,都说明了我国航天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新高,并且天问二号还在太空之中继续往目标靠近,这就足以说明了我国的技术稳定,必然可以在天问二号上实现重大突破。

不过,在这一次天问二号发布地月照片之下,不少人都沉默了,特别是拍摄的地球照片,这也让很多人想起了曾经美国阿波罗计划时期拍摄的地球深空照片,这下都沉默了。

被美国骗了?为何不少人沉默了?

的确,不少人对美国阿波罗计划的都充满了质疑,并且对美国载人登月计划都充满了质疑。

就算是科学界对这些方方面面都进行了说明,但依然很多人保留了看法,这里我也不多说明了,而对于这一次拍摄的照片问题,不少人也想到了关于地出(英语:Earthrise;或译地球上升)的照片,跟我国天问二号传回来的地月照片具有相似的点。

当然,美国的照片是来自阿波罗计划时候拍摄的。

那就是在阿波罗8号任务的时候,前往月球执行任务的太空人威廉·安德斯在1968年12月24日拍摄了这一张照片,当时阿波罗8号在这次任务中并没有降落在月球,因此照片是在绕月轨道上拍摄的,而拍摄的画面大家可以清晰看到,整个地球的状态,然而在这一张照片拍摄之后,不少人提出了这样的一个质疑,那就是地球的背面为什么是什么都没有,这不应该才对啦?

这不,在我国天问二十号发布地月照片之下,其中地球的照片是不是跟美国阿波罗计划的照片很相似,都是背后什么都没有?

这下很多人都沉默了,因为中国的照片跟美国的阿波罗计划拍摄的照片,被后面都是一样的,这下对美国拍摄的照片质疑也就彻底被破解了,大家都是最为真实的照片,没有任何的问题。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其实就是拍摄的问题,这一次我国也公里这一张照片的拍摄问题,那就是在经辐射校正、红绿蓝(558-631nm、500-573nm、434-477nm)三波段图像配准和彩色合成处理后制作而成。所以,才出现了天问二号如此精美的照片。

当然,这跟美国哈勃等望远镜拍摄的深空照片,满天星星的照片,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其主要就是在拍摄策略上选择不一样,所以才出现了不一样的效果。

所以,不少人最初以为被美国骗了,看到的地球背景不应该是这样,这会我国的天问二号照片也反向证实了美国的照片是真的,那么,这下质疑也就没有了,不少人都沉默了。

天问二号到底要干什么?

的确,看到天问二号跑了1200万千米的距离了,居然还没有看到做什么事情一样,天问二号到底要去干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此前也多次说明了,天问二号这一次任务就是要前往小行星进行探索,首个目标就是2016HO3小行星,而对于这一颗小行星的探索,预计要执行2年左右的任务周期,其主要是进行伴飞,然后进行探索,然后进行小行星采样。在这一次任务之下,可以说要全面进行对小行星通透性了解。

比如,进行天体地貌、物质组分、内部结构、可能的喷发物以及轨道力学等方面开展研究,而研究全面通透之后,就是采样过程,本次采样过程中国的技术要比美日此前的小行星采样技术难很多,将使用多臂协作式小天体附着取样机器人机械系统,将自己固定在小行星表面再执行采样任务,所以,这对我国的技术也提出了高难度的挑战。

因为小行星,探测器都在全面的运动之中,在这种状态之下进行采样,技术的精确度,控制度等等,都需要做到万无一失,不然就没有办法。这就是关键性的问题存在。

当然,本次我国的小行星采样目标是实现100克以上,在采集完成之后,在大约半年左右的时间然后完成交付,实现小行星的全面交付。

所以,我国整个小行星任务都是2年左右,而在小行星之后,就是彗星任务了。

在前往彗星311P,需耗费7年时间,然后开展大规模的探索,不得不说,这时间比小行星的消耗时间更长。

所以,我国整个天问二号任务将消耗10年的时间。

当然,这一次任务还有一个侧面的技术验证,那就是为了我国实现天问三号火星采样任务,我国利用天问二号任务进行全面的布局,实现技术的推动,一旦天问二号完美执行,天问三号任务的稳定性也就更强了,这也是为什么不少人非常关注其天问二号任务的原因之一。

当然,对于天问三号任务来说,我国预计是在2028年前后进行发射,并且执行两次任务,然后在2030年前后完成火星样品采集返回,一旦成功的话,我国有可能成为全球第一个从火星采集样品返回的国家,实现中国在航天领域上的再一次突破,所以,我国天问系列任务又是一次走向航天领域新高的关键,这就是基本情况。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