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8日,开物星空宣布,其完全自主研发的新一代AI+卫星星载控制及智能计算设备“开物星智”正式通过技术验证,即将投入量产。该设备的成功研制,标志着开物星空在卫星核心载荷领域实现关键技术全部自主可控。
一、填补国内空白破解航天核心器件“卡脖子”困局
卫星星载控制及智能计算设备被誉为卫星的“大脑”,承担着卫星姿态控制、数据实时处理、任务智能决策等核心功能。过去,此类设备多依赖进口高端宇航级芯片,不仅成本高昂,更存在供应链风险。开物星空研发团队历时三年攻关,创新性采用“自主架构设计+国产化器件替代”路径,成功攻克抗辐射加固、高可靠实时计算、多任务智能调度等关键技术难题。
“开物星智”采用异构计算架构,集成国产高性能处理器与智能算法加速模块,数据处理效率较传统设备提升5倍以上,功耗降低40%,并可在强辐射、超低温等极端太空环境下稳定运行。其模块化设计支持功能灵活扩展,可适配通信、遥感、导航等多种卫星平台,大幅缩短卫星研制周期。
二、四大技术亮点定义星载智能新标准
1. 智能算法星上处理:
通过嵌入深度学习模型,设备可自主完成遥感图像实时筛选、异常检测等任务,减少地面站数据传输压力,响应时效从小时级压缩至分钟级。
2. 全链路国产化设计:
从芯片、操作系统到应用软件,国产化率超95%,关键器件通过宇航级可靠性认证。
3. 自适应容错机制:
首创动态冗余重构技术,在部分模块故障时仍能维持核心功能,卫星在轨寿命延长30%。
4. 星群协同计算:
支持多星互联组成“太空算力网络”,实现星间任务协同与资源共享,为未来星座智能化管理提供底层支撑。
三、从实验空间到星辰大海,商业航天生态加速成型
目前,“开物星智”已与国内多家头部卫星制造商达成合作意向,将率先应用于低轨窄带物联通信星座、高分辨率遥感卫星、AI多源数据融合探矿等重大项目。开物星空负责人表示:“‘开物星智’的发布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商业模式创新。通过开放式架构设计,让卫星制造商可像搭积木一样定制功能模块,单星成本预计下降20%。”
行业专家指出,随着星载设备国产化率提升和成本下降,我国商业卫星量产能力将迈入新阶段。据测算,未来三年国内星载计算机市场规模将超百亿元,开物星空等创新企业的技术突破,有望推动我国卫星制造从“定制时代”走向“标准化时代”。
关于开物星空
about US
公司聚焦商业航天器及空天基础设施在矿业的应用,通过航天器智能系统自主研发,致力于为矿山在商业航天领域提供高可靠、低成本的核心载荷解决方案,并为全球矿企提供全天候的“天地人能”一体化解决方案,让全球矿企“用得好、用得起”。未来,公司将持续深耕星载智能系统、太空边缘计算等领域,助力我国航天产业生态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