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探索 » 正文

“长空之眼”无人机+AI方案破解飞机蒙皮检测行业难题!广东肇庆航……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柳晴雪 羊城派 时间:2025-07-01 22:00:59

6月30日,广东肇庆航空职业学院传出喜讯,一项名为“长空之眼”的创新项目,以其无人机结合人工智能(AI)的独特方案,有效解决长期困扰飞机维修行业的蒙皮损伤检测难题,引发业界关注。该项目已成功申请2项发明专利及2项软件著作权,并与知名飞机维修企业贝迪克凌云达成意向使用协议。

大数据训练结果

记者了解到,传统飞机蒙皮检测面临三大痛点:依赖高空车、工作梯等高成本高风险设备;人工巡检效率低下;且受光线、高度、角度限制,易产生人为疏漏。针对这些瓶颈,“长空之眼”项目团队创新性地整合轻巧无人机、高清视觉系统、海量损伤图像数据库及先进AI算法,成功开发出具备自动飞行、自动避障、自动识别损伤、自动生成检修报告等核心功能的智能检测装置。

智能算法

广东肇庆航空职业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装置有多项核心技术亮点,AI精准识别,基于深度学习和视觉技术构建的模型,能高效、准确地识别飞机蒙皮损伤。智能飞行控制,搭载自动飞行航线算法与智能避障算法,确保检测过程安全、自主、高效。自动化报告生成,系统能即时处理数据,智能生成标准化的检修报告。友好人机交互,提供直观易用的操作界面。

目前,“长空之眼”已在吉祥航空的实践场景中进行了应用测试,并在广州MRO展洽会上亮相,获得航空维修领域专业人士的广泛关注,并建立了多项潜在合作意向。

项目团队负责人李毅亿表示:“我们致力于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服务社会。”展望未来,团队计划持续优化技术,深耕航空维修市场,并积极探索向高铁检修等新场景的拓展。为实现产品完善与市场推广目标,该项目计划在未来5年内完成17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

项目团队

“长空之眼”项目的成功,标志着无人机与AI技术在航空精密检测领域应用的重大进步,为提升飞机维修效率、保障飞行安全提供了创新且实用的解决方案。该项目正积极寻求更广泛的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落地。

文、图|记者 杨再睿 通讯员 莫镕弛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