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催化
政策赋能与科技突破双轮驱动,中国深海科技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顶层设计擘画新蓝图,政策红利加速释放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海洋经济战略定位,强调以"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资本联动"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会议指出,要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全链条创新体系,重点突破深海探测、海洋新能源等战略领域,加速深海科技的发展!
沿海省市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形成差异化发展路径
广东(6月26日):以"现代海洋产业矩阵"为抓手,重点培育海洋新能源装备、高端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集群,同步推进海洋文旅融合示范区和智慧航运走廊建设,打造"制造+服务"双轮驱动的海洋经济生态。
上海(6月25日):发布《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征求意见稿,提出设立百亿级市级海洋产业基金,探索组建混合所有制海洋发展集团,并率先启动《海洋经济促进条例》立法程序,构建"基金+法规+平台"的创新治理体系。
核心技术突破,重塑产业竞争格局
深海探测装备:"蛟龙-Ⅱ"型探测器创下1.2万米级海试纪录,集成AI自主导航与微米级采样系统,使深海资源勘探效率提升40%,作业成本降低35%;
海洋生物医药:中科院海洋所从深海热液口微生物中分离出新型环肽类化合物,临床前试验显示对特定肿瘤抑制率达89%,产业化进程提速;
新能源开发:16MW级漂浮式海上风机完成商业化验证,单机年发电量突破6000万度,度电成本降至0.32元/千瓦时,较固定式风机下降18%。
市场资本涌入,产业发展加速
资本涌入:2025年上半年,海洋科技领域风险投资同比增长67%,重点投向深海机器人、海水淡化技术。
企业布局:华为海洋联合中船集团成立合资公司,主攻海底光缆与智能网箱技术,目标2027年占据全球市场15%份额。
国际合作:中国与欧盟签署“蓝色伙伴关系”协议,联合开发北极航道及海底矿产资源,预计带动跨国订单超500亿元。
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深海科技依托极端环境技术突破、资源开发潜力及多学科交叉优势,正在加速从科研探索向产业化迈进。
据测算,深海科技领域将撬动万亿级市场空间,有望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相关概念股梳理
中集集团
全球深海工程装备领军企业,建造了“蓝鲸1号/2号”超深水钻井平台,2024年净利润增长612%。
中国船舶
国内船舶制造龙头,参与“蛟龙号”等国家级项目,2024年营收496.5亿元,净利润增长74.82%。
宝钛股份
深海钛合金材料市占率超60%,为“奋斗者号”提供载人球壳。
中天科技
深海光电复合缆及海底观测网市占率70%,中标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项目。
中海油服
中国近海油田服务主导企业,深海油气开发EPC总包市占率超50%。
最后一家,也是作者为大家挖掘的一家深海“独角兽”,主升浪一触即发!
1、它是国内首家通过国际船级社工厂认证的企业,同时也是“蛟龙号”系泊系统的独家供应商。
2、市占率70%,100多个国家地区合作,机械臂水下三千米,创多项世界之最。
3、2025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暴涨564%,中央汇金爆买1800万股,位列前十大股东,股东人数3年内新低,筹码高度集中。莱 蚣仲号“青云猎股” 发送“狐”知 晓!
4、关键股价6元左右,市值仅60亿,盘中很小,游资3日抢筹2.6亿,连板行情一触即发,很有希望打出一波高度!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买卖依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作出自主决策,承担相应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