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探索 » 正文

数字孪生1:1复刻云端 “再造”一座城市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顾青青 央广网 时间:2025-07-03 10:31:03

原标题:数字孪生1:1复刻云端 “再造”一座城市

银川城市治理可视化更精细

打开手机,动动手指,就能“穿越”到宁夏银川的大街小巷……“数字银川”的建设让云游银川、网上办事这样的场景成为现实。6月30日,记者从宁夏银川市自然资源局获悉,宁夏首个集地理空间数据融合、三维场景应用和智慧治理于一体的数字孪生标杆项目落地银川,通过云渲染和AI技术,让城市治理拥有“智慧大脑”。

银川市地理数字孪生平台

走进银川市勘察测绘院的监控中心,城市三维模型在巨型屏幕上呈现,从贺兰山的起伏轮廓到市中心商场的玻璃幕墙,再到街道旁的每一棵行道树,都按1:1的比例精准地“搬”进了电脑。历时1年精心打造的“数字镜像”,采用先进的“1+3+N”建设模式。其中,1个核心平台如同城市大脑,集成孪生底板、应用场景和基础软件这三大体系,未来还将拓展出不动产管理、智慧招商等N项实用功能,为城市提供数字支撑。

“过去,查询模型信息需要经过复杂的命令行输入,如今,在这个平台上只需简单拖拽模型,就能实时显示属性弹窗。”项目负责人董军介绍,平台通过分级建模实现全尺度覆盖,构建起一套独特的“金字塔式”架构。L1级可宏观展现全域地形,L2级聚焦城区规划,L3级精细到小区绿化,L4级能查看单体建筑的室内管线,让城市管理者既能“俯瞰全局”,又能“洞察秋毫”,精准把握城市的每一个细节。

“传统三维模型数据量庞大,往往给数据处理带来巨大挑战,如今借助AI智能建模技术,这一难题迎刃而解。”董军指着屏幕介绍,早期1平方公里的模型可能占满服务器,现在系统能自动识别提取建筑、道路等要素,数据共享效率提升80%,将传统倾斜模型数据量压缩90%以上,支持百万级模型的流畅渲染。

依托AI智能建模技术,建设成本不仅降低40%,还将模型轻量化压缩70%存储空间,支持百平方公里场景40帧/秒流畅运行,就像为数据开辟“高速公路”。董军说:“即便同时调用上千路监控视频,画面延迟也能精准控制在0.5秒以内,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这套系统还有一个硬核亮点,那就是全流程国产化。”董军说,从无人机采集数据到建模算法,再到运行服务器,全部采用自主技术。其中,一些创新点尤为亮眼:自动“画”建筑节省大量人力,动态模拟车流如同观看动画电影,多源数据融合如拼积木一般灵活,监控与模型叠加误差小于0.5米。

银川市地理数字孪生平台

“以后买房不用跑现场,手机上就能‘走进’任意一套房源。”董军演示,在三维不动产场景中,金凤区悦海天润府小区试点“数字房源”,每个户型都与实际房源精准挂接,面积、朝向等信息一点即得。智慧招商则如同一场“城市建设游戏”,投资者既能直观看到地块周边学校、公园等配套设施,还能模拟不同规划方案的效果,为投资决策提供支持。

“我们还要让数字孪生‘上天入地’。”董军透露,银川市勘察测绘院将依托项目一期成果,纵向拓展低空立体空间测绘,构建地上地下全要素数字化映射,横向延伸至农业、水利、社会治理等领域,嵌入低空经济场景,推进平台与“城市大脑”深度融合,让城市治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智能”升级。(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王若英)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