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间,2025年上半年就过去了。这半年,全球资本市场大起大落,不同市场有不同亮点。美股,投资者依然对科技七姐妹依依不舍,一度大跌的英伟达在6月30日收盘已创历史新高。港股,先是人工智能概念引领春季躁动,接下来是创新药板块后来居上。A股,除了特立独行的北交50指数,基本上是跟着港股走。这一点,也为各种数据所证明。上半年,道琼斯指数上涨3.64%,纳斯达克100上涨7.93%,标普500上涨5.5%。同期,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中证2000,涨幅分别为:1.01%,0.03%,3.31%,6.69%,15.24%。显然,上半年A股依然是结构性行情,小盘股明显占了上风。与此同时,香港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恒生国企指数分别上涨20%、18.68%、19.05%。由此来看,H股不仅远远跑赢A股,也把美股三大指数甩得很远。这表明,不仅北水大肆南下,全球资本也正加快配置港股。
数据显示,这些基金中,上半年最大涨幅82.45%,最小涨幅56.70%。相较于A/H股大盘指数中最高20%的涨幅,它们的表现确实了不起。
具体来看,这里面医药大健康产业11只,包括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中银港股通医药A、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等;此外,平安核心优势,诺安精选价值A,嘉实互融精选A,前10重仓股均以医药股为主;两者合计14只,在上半年涨幅TOP20榜单中占比70%。
事实上,如果按照涨幅前10 计算,那么,开放式基金上半年TOP10榜单中重仓医药的基金也有6只,占比60%。
数据显示,这个涨幅TOP10榜单中,上半年最大涨幅86%,最小涨幅46.71%。相较于A/H股大盘指数中最高20%的涨幅,这些基金的表现也很不凡。
值得关注的是:与开放式基金涨幅TOP20相比,QDII上半年涨幅前10榜单中,包括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C、工银新经济美元在内,全都清一色的重仓医药股。
其中,有4只基金是追踪恒生生物科技指数的ETF。上半年,恒生生物科技指数涨幅50.65%,追踪这个指数的产品,业绩自然也都可观。
一季报显示,在QDII基金涨幅TOP10榜单中,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现有规模高达104.56亿元。这只基金成立于2022年7月,2025年一季度继续加仓,重仓前10 持仓集中度高达70.56%。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