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探索 » 正文

慕德微纳碳化硅光学镜片突破,为AR眼镜散热提供新解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赵云飞 宽禁带联盟 时间:2025-07-03 11:31:14

近年来AR眼镜厂商与碳化硅企业的合作交往愈发密切,许多头部厂商已纷纷透露进展。那么,为何AR产业链会日渐看重碳化硅材料?西湖大学和慕德微纳于近日发表的论文提供了一个明确视角。

图:歌尔光学报告、行家说三代半

技术开发背景

近日,西湖大学和慕德微纳团队发布了题为《用于电子设备散热的高导热透明辐射散热器》的技术文献,提出了一种基于碳化硅的智能眼镜光学镜片,来实现高效的热管理,可使微型投影装置(智能眼镜中的主要发热组件)的表面温度从54.3°C降低到29.1°C

该设计采用两个关键部件:一是导热性能更强的碳化硅光学镜片二是SiO2 /TiO2 /ITO多层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新型散热器只需沉积一层微米厚的薄膜,而无需任何外部组件即可提供显著的散热效果,该团队认为,该技术将成为有前途的可穿戴设备热管理解决方案

据了解,目前AR/VR设备的全面普及还需要众多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优化,其中一个技术方向是减少可穿戴设备的发热,因为AR/VR 设备功率不断增大、体积不断缩小,使用过程中集中发热区域的最高温度可能超过 60°C,这不仅会降低电池续航,而且还会给用户带来不适感和潜在伤害的风险,因为它是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的。

因此,实现设备高效冷却对于 AR/VR 产品的开发至关重要。电子设备广泛采用的冷却方法主要有两种:热传导和热对流。

热传导是指利用高导热率材料(HTC)将热量从发热部件传导至冷却端,从而有效降低温度,这在中央处理器和发光二极管(LED)照明中很常见。

热对流是通过流体运动(主要是空气)进行传热,可以是自然冷却(如铜翅片或热虹吸热管)或主动式冷却(如风扇或泵送液体冷却),其效率受到温差和对流面积的显著影响。

不过,上述这些方法通常需要特殊的冷却系统或额外的散热面积,从而加剧了电池续航问题,并对设备小型化构成挑战。

事实上,对于紧凑型可穿戴设备,除了热传导和热对流冷却方法外,辐射冷却是另一种经常被忽视,但又非常重要的冷却方法。

辐射冷却的工作原理是:将设备发射的电磁波波长调节到「大气窗口」对应的波段,这样辐射的热量就能轻松穿过地球大气层,最终散失到温度接近绝对零度(约零下270℃)的外太空中。

所以它有助于与太空的冷环境进行有效的热交换,以增强冷却性能,不需要额外的电能,也不会产生废热。因此,辐射冷却广泛应用于建筑物、车辆、纺织品、太阳能电池、甚至可穿戴设备的热管理。

此前,业界通过在玻璃上设计多层结构,提出了一种透明的辐射冷却器,可降低 14.4°C 的温度。然而,这种方法主要使用低热导率的石英材料,这限制了辐射冷却效应。

慕德微纳技术

为了突破这一限制,慕德微纳团队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利用碳化硅光学镜片作为散热组件,提供更大的冷却表面积,来实现辐射冷却功能。

鉴于光学镜片占AR眼镜表面积的90%以上,该团队认为可以通过高热导率 (HTC) 材料将热量传递到光学镜片的整个表面。

为了实现所需的功能,他们采用半绝缘碳化硅(SiC)材料作为智能眼镜的镜片,并在其上设计多层结构,作为基于薄膜干涉和辐射冷却技术的抗反射层和红外发射器,从而同时满足镜片透过率和冷却能力的双重要求。

据介绍,其碳化硅镜片采用是的山西烁科晶体提供的半绝缘4H-SiC,然后采用溅射系统(CS-200, ULVAC)在240 ℃下沉积ITO薄膜,沉积速率为0.14 nm/s,随后采用电子束蒸发系统交替沉积SiO2和TiO2薄膜(分别为0.3和0.6 nm/s)。值得关注的是,慕德微纳已经与天科合达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慕科慧视,接下来将通过协同建设量产能力,促进低成本、高性能的 AR 衍射碳化硅光波导方案落地。

该团队创新地将堆叠的介电层与氧化铟锡(ITO)薄膜相结合,这样就可以克服4H-SiC半透明性的挑战,同时使用最小化的层配置来优化红外吸收。

总的来说,该方法利用智能眼镜固有的部件进行冷却,因此就不需要额外冷却组件。最终,它在可见光谱中实现了 0.9 的平均透射率,在大气窗口实现了0.8的平均发射率。

随后,他们将这款碳化硅镜片与微型投影仪集成在一起,使微型LED投影仪的峰值温度从 49.4°C 降至34.0°C,数字光处理 (DLP) 投影仪的峰值温度从高于环境温度的 54.3°C 降至 40.4°C。

该团队认为,他们这种方法在冷却AR眼镜方面的有效性,表明它有可能适用于其他电子设备,包括VR眼镜、智能手机屏幕、太阳能电池封装等。

行家说三代半

*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宽禁带半导体技术创新联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本联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