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零售 » 正文

社会服务新消费研究之茶饮行业研究框架-长江证券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朱天宇 神奇的魔法 时间:2025-07-03 14:00:37

一、消费:经济与人口周期的共振产物

消费受经济周期和人口周期影响深远。从经济周期看,1990-2019年改革开放时代,我国人均GDP复合增速14%,消费升级特征明显;2020年后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人均GDP复合增速7%,消费开始转型。日本消费时代的演进(从以城市为中心的少数中产消费升级,到家庭消费爆发、个人化品牌化消费盛行,再到消费回归理性)也印证了经济周期对消费的作用。

从人口周期看,25-35岁是人生消费高峰期,不同代际(如婴儿潮一代、X世代、Y世代、Z世代)因成长轨迹不同,消费理念存在明显分化。

二、茶饮行业:空间、格局与壁垒

(一)行业发展与需求变迁

中国现制茶饮行业历经30年迭代,从早期粉末冲调发展为千亿级新消费赛道,2015-2018年终端零售额CAGR达27%。新茶饮行业的消费需求已从基础功能需求,演变为涵盖“产品、体验、社交、品牌”四个维度的新时代消费需求。

(二)市场空间:下沉与出海驱动增长

- 国内:下沉市场主导扩容,2030年现制茶饮开店空间在不同假设下可达42.8万至94.4万家。客群方面,消费场景延展和人均饮用杯数提升潜力可观。

- 国外:参考中国茶饮开店数量及城镇人口密度水平,东南亚主要国家茶饮市场理论店铺数量约23.1万家,增长空间较大。

(三)竞争格局:价格带分化显著

平价、大众、高端茶饮市场增长潜力与竞争程度不同。平价市场CR3约77%,CAGR约19%;大众市场CR5约60%,CAGR约20%;高端市场CR3约41%,CAGR约9%,平价产品价格带相对占优。

(四)核心竞争力:前端赋能与后端供应链

前端需具备赋能加盟商的能力,包括品牌影响力、单店模型设计等;后端供应链能力至关重要,头部品牌通过自建原料基地、优化仓储物流、加强数字化管理等完善护城河,如蜜雪冰城供应链布局领先,古茗冷链配送能力最优。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知识产权、数据隐私,只做内容的收集、整理及分享,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