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探索 » 正文

XR技术再现金陵风华,国内图书馆首部基于地方文化打造的VR互动作品《一座金陵城》上线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朱天宇 扬子晚报 时间:2025-07-04 14:00:45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正为传统遗产注入全新活力。2025年7月,由金陵图书馆联合南京本土科技企业“崇牙万象”打造的国内图书馆界首部基于地方文化的沉浸式VR互动作品《一座金陵城》正式上线。这部以南京历史文脉为核心、融合LBE VR技术的创新之作,不仅成为“2025年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大会”的一抹科技亮色,更以“无边界XR空间”重新定义了智慧图书馆的文化传播范式,为文旅融合开辟了新路径。

文化为魂,科技为翼:图书馆职能的跨界突破

作为地方文献保存与挖掘的重要机构,金陵图书馆多年来深耕南京本土文化资源,从古籍典藏到民俗故事,构建了丰富的文化数据库,锻炼了一批地方文化知识储备丰富的图书馆员。而《一座金陵城》的诞生,标志着图书馆地方文化保护开发从“静态保存”向“动态活化”的跨越。

项目以夫子庙为核心场景,串联天下文枢坊、大照壁等著名文化地标,巧妙融入南朝名将陈庆之的传奇故事。通过国风动漫风格的视觉设计,结合LBE VR(基于位置的虚拟现实)技术,让体验者无需繁复设备即可自由穿梭于虚拟金陵。抬手招蝶、化身“王谢堂前燕”、在棋盘秘境中解谜……这些互动不仅还原了“乌衣巷口夕阳斜”的诗意,更以科技手段让历史典故变得可触可感。

“图书馆不仅是知识的仓库,更应是文化的‘造梦空间’。”金陵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XR技术,让读者‘走进’典籍中的金陵,而非仅仅阅读它。”

与传统VR体验不同,《一座金陵城》采用领先的LBE VR技术,打造了“无边界XR空间”。该项技术的三大创新点成为业内关注焦点:一是自由移动与高精度定位,实现的空间定位与动作捕捉系统,体验者可自由行走于虚拟场景,物理空间与数字内容无缝衔接。二是多感官交互设计,触觉反馈、环境音效与视觉渲染结合,增强沉浸感。例如“召唤护盾”互动需用户手势触发,同步伴随光影与震动反馈。三是轻量化体验,摆脱头显线缆束缚,降低技术门槛,更适合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所普及。

“崇牙万象”技术团队负责人介绍:“我们通过3D建模还原了明清时期夫子庙的建筑细节,甚至模拟了秦淮河的水纹光影。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可探索的‘活态空间’。”

从行业认可到大众热捧:内测阶段的“破圈”效应

在正式上线前,《一座金陵城》已历经多轮内测,收获国内外专家与普通读者的双重认可。作为“2025年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大会”“第六届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图书馆及信息领域专家会议”的特别展示项目,来自俄罗斯、新加坡等15个国家(地区)的馆长和专家代表,体验后评价其“为文化传承提供了参考范本”;阿拉伯国家代表则对金陵图书馆等一批中国图书馆在图书馆智慧化领域的率先探索和超前技术储备表达了惊叹和感慨。南京本地读者称赞其“真实再现了梦中的金陵”,而体验过的游客则认为“短短20分钟体验胜过半天走马观花”。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刘立志教授感慨:“它让‘六朝古都’的厚重变得轻盈,却未减损其深度。”

《一座金陵城》的诞生,揭示了智慧图书馆在文旅融合中的独特价值。一是在地化叙事,图书馆能够深度挖掘地方文献资源,将典籍中的典故转化为沉浸式剧情,避免旅游体验同质化。二是科技普惠性,依托公共图书馆的公益属性,降低科技项目的体验成本和门槛,惠及更广泛人群。三是产业链联动,图书馆等文旅机构与地方科技企业协同开发,文化基因共通,思想共鸣,便于形成“文化挖掘—技术转化—商业运营”闭环。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