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零售 » 正文

时评:“电影票根”何以撬动市场大消费?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瑾瑜 宣讲家网 时间:2025-07-04 14:30:11

央视新闻消息:根据国家电影局统计,2025年上半年电影票房为292.31亿元,观影人次为6.41亿,同比分别增长22.91%和16.89%,国产影片票房占比为91.2%。一组组数据,充分展现了中国电影产业的蓬勃生机。

6月15日,在上海天山电影院(虹桥艺术中心旗舰店),位于一楼的咖啡馆推出“凭票根享优惠”活动。

优质国产内容筑牢消费根基。市场的繁荣首先源于高质量内容供给的坚实支撑。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产影片票房占比达91.2%,《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票房突破154.4亿元、跻身全球影史票房第五位的成绩,标志着国产电影在工业化制作水准与艺术表达层面实现了显著跃升。从暑期档已上映的《时间之子》到后续《罗小黑战记2》《长安的荔枝》等丰富的影片储备,国产电影正凭借多元化的类型格局与精良的制作水平持续吸引观众,为市场注入源头活水。着眼未来,国产电影还要在保持类型多样化的同时,持续强化剧本原创能力与艺术表达深度,警惕类型同质化倾向,深入挖掘中华文化资源禀赋,以维系观众持续的热情与信任,巩固电影产业长期繁荣的根基。

多维政策协同激发消费潜能。今年以来,相关部门精准施策,通过系列消费促进政策有效降低门槛、提振消费意愿。“中国电影消费年”活动核销补贴资金9125万元,直接撬动票房增量超5.4亿元;“电影惠民消费季”活动以7.8亿元补贴带动60.88亿元票房,为打造史上“最强电影春节档”提供了关键支撑……一系列举措并非简单的短期刺激,而是通过科学设计的让利机制,显著提升了大众的观影消费意愿与频次,有效激发了市场内生动力。更需关注的是,消费补贴政策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面向未来,政策设计应更注重长效机制构建,例如探索更具弹性的票价体系、引导影院拓展多元化非票务收入、推动会员服务体系精细化运营等,从而将短期政策效应转化为长期市场活力,实现可持续增长。

“电影+”跨界融合拓展消费疆域。“跟着电影游中国”活动成功吸引海外游客体验电影主题旅游线路;“跟着电影去旅游”在国内催生出电影主题铁路专线、航空积分兑换电影票、电影主题游轮等新兴业态;“跟着电影品美食”活动则促进了电影与餐饮行业的相互赋能……实践充分证明,一张电影票根的价值已超越单一观影行为本身,正成为串联多元消费场景、撬动更广泛市场活力的关键媒介。此外,电影产业积极与旅游、交通、餐饮等行业深度融合,构建起“一票联通、多业共生”的消费生态,将观影行为延伸为包含“吃住行游购娱”的复合消费链条。为充分释放“电影+”的协同效应,亟需建立更紧密的跨行业协作机制和统一的技术标准,推动建立电影产业与关联产业的常态化对接平台和利益共享模式,打破信息壁垒,使“一部电影带火一座城市、一条线路、一种风味”成为常态,构建高效协同的消费生态体系。

制度开放注入持续发展动能。我们也应看到,产业的长期繁荣离不开制度创新的有力保障。《港澳服务提供者投资电影制作业务管理规定》的出台,为英皇、寰亚等知名港资企业进入内地电影制片领域敞开了大门。这一开放政策既引入了先进经验与资本活力,也促进了创作力量的多元化融合,为产业持续升级与内容创新奠定了制度基础。在积极引进外部资源、深化内地与港澳影视合作的同时,也要同步优化配套政策环境,探索设立面向特定类型影片的中外合拍专项扶持基金或优化审批流程,鼓励更广泛的国际合作与题材创新,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完善产业人才流通机制,着力构建一个既开放包容又规范有序、能充分激发全球创意人才活力的电影产业生态。

这张方寸票根,正以“组合拳”之势撬动消费新蓝海。从内容升级到政策赋能,从跨界融合到制度创新,电影产业通过系统性变革,已跃升为驱动经济文化双轮发展的关键支点。持续优化这一生态体系,中国电影将在繁荣消费与彰显文化软实力的征程上行稳致远。

作者:黄宗跃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