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探索 » 正文

京东物流无人机配送实现常态化运营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陆辰风 平平的家 时间:2025-07-04 14:31:09

京东物流无人机配送开启常态化运营:低空经济加速起飞,重塑物流效率新标杆

2025年7月,随着重庆、广州、山东等多地无人机航线的密集落地,京东物流无人机配送正式迈入常态化运营阶段。从山城重庆的复杂地形到珠江两岸的密集城区,从西北高原的樱桃产地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医疗网络,京东物流以“技术+场景”双轮驱动,构建起覆盖城乡、贯通产业的低空物流体系,为行业树立了降本增效的新标杆。

技术突破:自主化与场景化双轨并行

京东物流无人机配送的规模化落地,离不开核心技术体系的持续迭代。其自主研发的飞狼JDX-20、JDX-50系列无人机,最大载重达15公斤,飞行半径覆盖15-20公里,可在山地、丘陵、城市楼宇间实现精准起降。以重庆为例,6月6日发布的4条常态化航线中,无人机从亚洲一号智能产业园至巴南区营业部的单程配送仅需10分钟,较传统陆运缩短70%时间,年度计划飞行超1万架次。在广州,京东物流联合地方政府开通的珠江两岸医疗物资航线,通过无人机实现样本跨江运输,时效较人力提升70%,为急诊救治争取黄金时间。

技术自主化之外,场景适配能力成为关键。在山东烟台樱桃产地,JDX-50无人机针对果园分散、地形起伏的特点,设计垂直起降功能,3分钟即可完成15公斤樱桃的跨园运输,结合冷链分拣中心与全货机网络,构建起“从枝头到云端”的48小时鲜达通道。而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京东物流与顺丰同步推进的无人配送车,则通过激光雷达与高精度定位系统,实现24小时全天候作业,单日完成4-6趟接驳任务,末端配送效率提升2-3倍。

模式创新:从“试点验证”到“生态共建”

常态化运营的背后,是京东物流与地方政府、产业伙伴的深度协同。在重庆,低空经济首批应用场景清单明确42项机会与40项能力,京东物流作为核心参与者,推动无人机起降场、信标监测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广州天河区与海珠区政府则通过专项补贴、空域审批绿色通道等政策,支持京东物流在2026年前将医疗航线扩展至20条,形成覆盖全域的应急物流网络。

产业端,京东物流以“无人机+冷链+智能分拣”的组合拳赋能特色农业。烟台樱桃季期间,其新投建的智能分拣中心日均处理超60万斤果实,弹性产能配置降低滞销风险,助力烟台巩固“中国大樱桃第一镇”地位。在医疗领域,京东物流与重庆血液中心、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等机构合作,开通药品急救专线,无人机运输较传统方式节约50%以上时间,为偏远地区医疗资源下沉提供解决方案。

行业影响:撬动万亿低空经济市场

京东物流的常态化实践,正加速低空经济从“政策红利期”向“商业价值期”过渡。据测算,无人机配送可降低综合物流成本20%-30%,尤其在偏远地区与紧急场景中经济效益显著。目前,京东物流已在全国布局数十条航线,覆盖生鲜、医疗、跨境等多领域,并与中国星网、航天时代等企业共建低空智联网,推动空域管理从“审批制”向“动态调度”转型。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专家指出,京东物流的模式验证了“场景先行—能力配套—生态成型”的可行性,其技术标准与运营经验有望成为行业范式。随着《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的深化实施,低空物流有望在2026年前形成万亿级市场,而京东物流的先发优势与生态布局,或将重塑中国物流产业的竞争格局。

从山城到湾区,从田间到云端,京东物流无人机配送的常态化运营,不仅是技术落地的里程碑,更是低空经济“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起点。当千架无人机划破长空,中国物流正以“低空革命”开启效率与体验的双重跃升。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