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零售 » 正文

时报访谈丨刘方:如何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朱天宇 中国经济时报 时间:2025-07-05 08:01:19

——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员刘方

图片来源/新华社

■记者 张娜

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对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作出重要部署,提出“五统一、一开放”明确要求。当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点多面广、千头万绪,将面临哪些现实挑战,如何啃“硬骨头”?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员刘方。

“这标志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已进入啃‘硬骨头’的攻坚阶段。”刘方表示,从制度统一到要素流动,从破除地方保护到优化产能布局,每一项改革都直指当前市场体系中的深层次矛盾。特别是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不仅关乎国内大循环的畅通,更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之举。

:会议提出“统一市场基础制度”。当前,地方在产权保护、信用评价等领域仍存在隐性规则差异。您认为,当前亟须统一的制度有哪些?

刘方:破解地方隐性规则,实现市场基础制度的统一,重点推进市场准入、公平竞争、信用监管三大体系的全国一体化建设。需要统一以下基础制度。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效能评估指数,定期发布评估报告,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统一审查标准,健全自我审查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审查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估和跨地区互评。建立重大产业政策跨部门联合会审机制,推动跨部门、跨行政区区域的信息共享和执法联动,防止因部门利益导致审查走样变形。构建全国统一的信用监管标准体系。推动信用信息跨地区、跨部门共享互认,对守信企业实行“无事不扰”,对失信企业实施联合惩戒。健全统一的信用修复机制。

:会议提出“统一政府行为尺度”作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核心要求之一。但在实践中,地方政府可能因财政压力或政绩考核仍倾向于保护本地产业。您认为,应如何平衡中央政策统一性与地方发展自主性?

刘方:当前,需要加快健全适应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财税制度和统计制度。一方面,健全统计制度。加强产业活动单位统计基础建设,全面推广经营主体活动发生地统计。加快推进加快构建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的统计监测体系,针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经济发展需要,及时研究制定新型统计监测指标,避免漏统、错统、少统。另一方面,健全财税体制。清晰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优化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增强地方自主财政能力建设。

:会议强调“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但过去部分行业(如光伏、汽车)因地方补贴导致低水平重复。在全国统一大市场框架下,您认为,如何通过市场化手段(如要素流动、公平竞争)实现产业优化?

刘方:充分利用市场化、法治化的手段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例如在光伏行业,一方面,行业协会要积极发挥相应作用,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避免低水平重复扩张。规范光伏招投标价格,执行中标合同必须高于成本。鼓励光伏行业企业兼并收购,鼓励通过兼并收购来完成过往的产能扩张目标。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

另一方面,推动光伏企业持续加快技术创新和升级。要从效率、成本、构网能力等各个方面提升技术能力,在原创性、引领性、前瞻性技术上加大创新力度,引领光伏产业进入竞争无人区。加快前沿技术布局,短期内尽量避免对单一技术路线过度依赖,从单一路线向多线并发转型,聚焦N型电池全面替代窗口期,前瞻布局钙钛矿等高效薄膜电池技术研发及中试线。鼓励企业将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及绿色化等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检测和服务的各个环节,积极开展智能制造,提升本质安全水平,降低运营成本,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不良品率,提高能源利用率。鼓励企业参与光伏行业绿色低碳相关标准修订工作。

: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区域已探索市场一体化,但跨区域协同仍面临标准不统一、利益分配等问题。您认为,区域试点如何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可复制的制度创新?尤其在数据、资本等要素跨区域流动方面,哪些改革最紧迫?

刘方:健全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的试点机制。区域市场一体化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突破口。支持区域市场一体化地区在土地、资本、数据、技术等要素领域先行先试,推动资源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高效配置;加快推进区域内政策的统一性、规则的一致性、执行的协同性,在政务服务、社会信用、监管执法等方面实现“异地同标”。

近期,可选取产业转移承接、“飞地经济”等产业协同发展较为成熟的地方,开展市场一体化建设试点,加强地方政府间的政策协同和配合,着力推动资本、土地、技术、人才、数据等要素自主有序流动,与户籍、社保制度改革等改革事项协同联动。积极发挥都市圈中心城市的比较优势,发挥中心城市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溢出效应,以创新、合作和共享的理念打破城市间的边界壁垒,切实促进中心城市和周边城镇经济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探索统一大市场建设有效路径。探索区域内试行财税、统计核算、政绩考核等制度改革措施,定期跟踪评估成效,成熟后向全国推广,为各地方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探索经验。

总 监 制丨王列军 车海刚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