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疆科技工程师戴着VR眼镜,于深圳实验室内远程控制远在山东的“Atom”人形机器人煎牛排。受访者供图
讯 (记者 杜婷) “滋滋——”一块牛排正在山东家中的煎锅里冒着油花,而操控锅铲的手,却来自1800公里外位于深圳的一间实验室。近日,越疆科技的一场特殊演示引发关注:一位工程师在深圳佩戴VR眼镜并操作控制台,远在山东的“Atom”人形机器人同步完成开冰箱、取牛排、下锅煎制等一系列动作,甚至能在油花飞溅时灵活闪避。
这场极具科幻感的场景,展现了人形机器人远程操控技术的最新突破。当工程师通过机器人将煎好的牛排端到孩子面前时,这项技术的核心价值也得以体现——它正在打破空间的阻隔,让“远在天边”变得“近在眼前”。
技术融合实现远程精准操作
该演示的成功,源于越疆人形机器人深度融合“远程存在”(Telexistence)和“远程呈现”(Telepresence)技术。工程师的每一个动作,借助毫米级精度的动作捕捉系统、超低延时网络传输,实时映射到远方的机器人身上,完成了从操作意图到动作复现的完整闭环。
Atom的肢体、关节、手指能精准复现着工程师的动作,空间轨迹重合度超过99%,达到了毫米级的精度。更令人叹服的是Atom展现出的全身协调性。它的上半身与下半身能像真正的人类一样协同工作、自然联动。
这种全身协调能力,使得Atom能够长时间执行煎牛排这样包含多个步骤、需要持续调整的复杂任务,在整个执行过程中,机器人的空间定位精度稳定,有效规避了传统远程操控中因微小误差累积而导致的定位“漂移”问题,提升了任务执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突破拓展应用前景
据介绍,越疆构建了以深度沉浸、毫秒响应、数据驱动智能为三大技术支柱的新一代“远程存在”体验标准。随着远程操控技术的成熟,将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在医疗领域,专家可远程操控机器人进行手术,使优质医疗资源突破地域限制;在灾害救援中,机器人可代替人类进入核辐射、火灾等危险环境执行任务;在家庭场景中,远程操作机器人或可为异地子女提供照顾老人、为孩子准备餐食等帮助,让亲情跨越距离。
此外,工业制造、远程教育、娱乐交互等领域也可能因这一技术而改变。例如,工人可通过远程操控机器人维修海外设备,教师能借助机器人进行远程实操教学,游戏玩家甚至可以操控真实场景中的机器人进行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