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电商、小红书、视频号,是今年品牌最关注的增量战场。但投流成本吞噬半数毛利,达播&中介大幅抽成、退货率最后再砍一刀,这些都压得品牌喘不过气来,可依然还在想方设法获得流量。
当然,偷流量、不断找流量洼地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品牌要在夹缝中活下去,既要深度判断不同平台在品牌成长中扮演的角色,还要微妙平衡好在平台中流量组合,不陷入路径依赖,更需要发掘出自己品类和创始人IP的红利点,成为细分第一或者唯一。
这些都是2025严酷流量环境给到品牌新的命题。为此,在不久前,联合20多个细分头部品牌创始人组织了一场闭门会,其中一个议题便是围绕「付费流量时代,抖音、小红书、视频号的取舍之道」展开。
总的来说,流量打法正在变得愈发复杂和要求更综合的运营能力,短期投机行为放在整体注定要损了夫人又折兵,但变量中的机遇也层出不穷,那就非常需要你研究透自己的用户群体,更系统地把握流量运行规则,还有不断吸引住用户的产品和内容创新能力。
一切并没有走向固化,新的流量吸引维度仍在不断展开,也导致大家始终对这块保持强大兴趣。回忆和提炼现场部分创始人关于此议题的分享、感悟,具体信息和细节都已脱敏,希望对消费行业中依然真挚热烈创业的伙伴有所启发!
编辑 | 一町
1、真诚,是做创始人IP最大的红利
去年找了几个主播帮忙直播,结果越播越亏。中间很多抽成和差价等费用,导致成本越来越高。如果想做好抖音,最好别找第三方。如果实在要找,也得搞清楚钱都花到哪儿去了。
做创始人IP,最重要的就是把企业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大家,这是最省钱的办法。做到几十万粉丝,哪有什么套路技巧可言,真诚就够了,这是当下最好的红利。
2、打造创始人IP的两种路径、模式
在创始人IP时代,主要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创始人亲自参与到商业变现,一种是扮演产品经理的角色,放大品牌流量和曝光。
第一种其实主要是为了省钱,与其花大钱让别人夸你牛,不如自己直接说。而且创始人最懂产品生产流程和历史,只需要把最专业的内容真诚传达给受众就行了。
这两种做法没有优劣,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一面,只要把它表达出来就好。
世界上有个“800人定律”,就是每个人至少能找到800个非常喜欢自己的人。我们应该去争取这800个人,而不是强求所有人都喜欢自己。被骂了就脸红脖子粗,这样很难生存下去。
3、如何理解当下的抖音电商?
抖音既可以是品宣平台,也可以是卖货平台,取决于你如何去定义它。抖音的策略正在逐渐向收广告费的方向倾斜。但先有内容竞争,然后才是流量付费的竞争。
抖音核心就四件事:短视频、自播、达播和商城。中间可能会穿插消费者的搜索,但搜索最终还是会落到内容上。但抖音不是一个重“回搜”的平台,这是它和小红书最大的区别,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在这四件事上做好平衡。
4、用人群视角反思达播和投流效果
A3人群(深度用户)是一个结果,影响因子非常复杂。A3有三层,不能只看品牌的A3,还得看品类的A3,甚至是整个场域的A3。如果整体流量结构不是倒三角形,就存在很大风险。
对达播要谨慎,品牌的毛利很难承受如此高的投入,但有时候达播也是一个很好的扩新渠道,能帮忙找到A1、A2人群。
要特别关注每次投入后的效果,尤其是某些大场之后,日常销售能稳定在什么水平。如果能保持在高位,就说明投入比较划算。
除非产品本身很强、复购率也很高,不然投流就是一个非常昂贵的动作。也有另一种思路,比如雷军会和外部AI公司合作,通过40多个矩阵号发布产品切片、演讲切片,一条视频成本可能只有10到40元,但流量曝光非常高。
5、为什么今年做小红书成长空间还很大?
为什么几年要笃定做小红书?无论是达人直播还是店铺自播,服装品类在小红书的退货率都非常低,而且客单价是抖音三倍以上。
小红书目前动作和抖音早期思路很接近。抖音做直播是靠罗永浩这样的一哥、一姐带动流量,小红书这两年直播明星也越来越多。
背后逻辑在于,过去小红书很多钱都让KOL、KOC赚走了,如果要把这部分收益收回,直播是个很好的方式,能规避一些水下成本。
小红书虽然月活很高,电商规模却只有1000亿,成长空间还很大。你在探索中会发现,小红书在达播领域的增长非常快,各种成本也比抖音低很多。
6、怎么从全周期来看达人直播,以及视频号当前特点
直播的本质是内容和素材。
只要你在某个平台的内容和素材做得出色,其他平台也能做,因为所有平台都是靠内容和素材吸引流量,只是收益多少问题。这本质也是一个算术题,每个平台用一周时间就能算出投入的正负收益,该放量就放量,该放弃就放弃。
视频号用户的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客单价上限较高,还会连带购买,而且退货率低、客诉少,可以做为今年重点投入的平台。像是服装品类在视频号里处于早期阶段,大家都还在摸索如何跑出正向的盈利模型。
达人直播的价值主要是打开流量和人群的渠道,方便做心智建设和后续承接。
可以先用达播迅速打开人群认知,再用明星内容大场把势能推到最高。虽然达人直播和明星大场本身不赚钱,但接下来一周的尾流,以及之后3个月持续复投这些内容素材后,从全周期来看是能盈利的。
7、不管环境好坏,要做出属于自己的流量红利
过去大家只是在拼速度,但现在要长期生存,就得创造自己的红利。
品牌是各种信息和体验的集合,关键是要回归自身——基于对消费者的深度研究,借助内容时代的属性,把企业默默做的事情放大。
比如把快递箱改造成猫箱,以前只有消费者收到才知道,但现在把包裹做好就能在线上输出内容,能吸引到一批爱猫人士。这也需要一套系统的内容战略作为牵引。
另外,不管环境的好坏,品牌都需要保证在对应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能持续活下去,要么做唯一,要么做第一。
要做自己的红利,本质上就是你的生存策略:你研究透了这样一群人,发现这样打最省钱、最高效,你的红利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