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零售 » 正文

从北邮到百亿市值:小红书第4号员工陆伟离职,一个技术极客的创业史诗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周伟 Hacking黑白红 时间:2025-07-07 20:03:19

12年磨一剑,财富自由后,他仍在寻找改变世界的下一站

7月7日,一个消息在互联网圈悄然传开:小红书第四号员工、企业效率负责人陆伟已在上周离职。这位真名“陆伟”、薯名“路飞”的初代程序员,就此告别了他奋战12年的战场。

2013年,一个仅有两年工作经验的前端工程师敲开了上海某小区办公室的门。里面只有三张面孔:毛文超(CEO)、瞿芳(创始人)和邓超(CPO)。这位名叫陆伟的年轻人成为小红书第四名员工——也是第一位程序员

此刻的小红书还只是一份名为《小红书出境购物攻略》的PDF文档,没有联网功能,无法留存用户。谁也没料到,这个简陋的起点,会成长为用户数亿、市值百亿的超级平台。

北邮基因:通信工程师的创业血液

陆伟2010(或2011)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在校期间还担任了文学社部长。这所中国信息技术的黄埔军校,早在他身上刻下了创业基因。

北邮校园里涌动的创新创业浪潮从未停歇。2015年,该校邀请创业魔法学院创始人陆伟(同名)讲授《从疯狂Idea到伟大公司的进化秘籍》。三年后的创新创业成果展上,北邮学子亮出智能温控快递柜、心跳监测项链、“读懂”手语的感应器等科技含量十足的创新项目。

更有一位名叫张佳鑫的北邮博士,研究5G关键技术却登上创业节目舞台,探索解决农产品滞销的商业模式。这些理工男身上,都流淌着用技术改变世界的热血。

陆伟的早期职业轨迹充满创业气息。毕业不久他就尝试创业,失败后加入上海张江某创业公司,但该公司很快解散。2013年,他带着前端+iOS工程师的双重技能,走进了小红书那个简陋的办公室。

一人扛起技术大旗:从小作坊到亿级平台

“在小红书早期,陆伟做过前端,做过iOS客户端,后来又做后端工程师,历经社区、电商、增长等部门。他一个人扛起了小红书几乎所有的技术。”

初创期的小红书没有明确分工,陆伟成了 “全栈工程师”的活标本。他亲手开发了小红书的社区产品和电商系统,最传奇的一战是临危受命——用7小时搭建起一套秒杀系统,支撑公司度过关键活动。

2013年,他参与开发的首版小红书APP上线,实现了从PDF文档到移动应用的蜕变。这个看似简单的跨越,却是小红书成为内容社区巨头的关键一跃。

当小红书搬到上海高安路第二间办公室时,陆伟在黑板上留下这样一段话:“我不知道如今的黑客是否会流芳百世,但我们可以看到如同艺术家一样,这些数字时代的手工艺人正在改变世界”。这既是对技术的致敬,也是创业者的宣言

从技术极客到组织建设者

随着公司规模扩大,陆伟的角色也在转变。2016年,他与一名设计师和前端工程师组成了小红书第一个增长团队。这个三人小组成为小红书用户增长引擎的核心研发力量。

此后,陆伟转任企业效率负责人,从技术专家转型为组织效率专家。他的职责从写代码变为优化整个公司的运营体系,支撑小红书从几百人扩张到数千人的组织进化。

十二年间,他见证了小红书从PDF文档蜕变为用户规模数亿、商业潜力强劲、内容质量高的明星APP。这段历程中,有他早期参与种下的“种子”

财富自由后的下一站

离职消息传出,业内都在猜测这位财务自由的初代程序员去向。是再次创业?加入另一家初创公司?还是转型投资人?

陆伟的经历折射出中国互联网第一代技术创业者的典型路径:从技术攻坚到组织建设,从零到一参与打造百亿市值平台,最终在实现财务自由后寻找新的人生挑战。

他的北邮校友张佳鑫曾在创业实践中总结:“核心竞争力尚未清晰之前,先找准可以辐射的点和群体,就可以活下去,求共存,不需要完全独一无二。”这种务实而坚韧的创业精神,或许早已融入陆伟的血液。

在当今互联网行业进入存量竞争的时代,陆伟的离职更像是一个新起点。他写在黑板上的那句话,或许早已揭示了他的心之所向——做一个用技术改变世界的“数字时代手工艺人”。

这位北邮走出的工程师,在亲手参与改变一次世界后,又在寻找下一个值得改变的角落。

而小红书的创业传奇仍在继续:从2013年那份PDF文档,到如今影响数亿人生活方式的内容社区。陆伟的故事构成了中国互联网创业史诗中独特的一章——一个技术极客如何用代码参与创造时代。

标签: 小红书 毛文超 陆伟 瞿芳 邓超 真格基金 程序员 创始人 员工 腾讯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