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养猪业大屠杀!千亿资产扩张的背后,是百万养猪户的绝望!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吴俊 诗与星空 时间:2025-07-08 16:22:23

美国农业部(USD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显示,2024年中国是全球肉类消费量最高的国家,从国家肉类消费总量来看,中国以8434万吨的总量(包括牛肉、猪肉和禽肉)位居全球。

从人均来看,中国在全球人均肉类消费量排名中位列第49位(美国第一名),人均肉类消费量为72.72公斤。具体来说,猪肉人均消费42.1公斤,占比57.9%;其次是禽肉,人均19.2公斤,占比26.4%;牛肉和羊肉分别是7.6公斤(占比10.4%)和3.9公斤(占比5.4%)。

作为严肃的肉食主义者,星空君对肉类产业链有着深度的研究。

星空君曾经抛出观点:非洲猪瘟将会永久性的改变中国的肉类生产结构。

养猪行业有个“猪周期”,“猪周期”的循环轨迹一般是:

肉价高——养殖户增加母猪存栏量——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养殖户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从规律上看,一轮完整的猪周期时长在4年-5年左右。

但是,非洲猪瘟打乱了这个周期。

乱在哪?

中小养殖户没有能力应对非洲猪瘟这种级别的意外,导致不断出清,集约化养殖的路线越来越清晰。

据统计,受非洲猪瘟影响,2019年以来,中小散户大量退出,规模化养殖企业加速扩张,规模化程度持续提高。2024年规模化养殖占比进一步提升,TOP20猪企出栏量占比从2019年的不足9%提升至约30%,预计2025年将达到35%。

枯燥的数字背后,是风起云涌。

有个体养猪户赔的血本无归,也有资本赚的盆满钵满。

在养猪上市公司中,有一家企业利用行业的潮汐效应,疯狂扩张产能,终于在2023年巨亏之后,2024年巨额盈利,并把盈利的态势持续到了2025年。

这家公司是牧原股份。



一、从百亿营收到千亿营收

2018年的时候,牧原股份还刚刚突破百亿营收,到了2022年,就实现了千亿营收。

恰恰是在非洲猪瘟肆虐的几年,牧原实现了十倍规模的扩张。



数据iFind

2020年,在非洲猪瘟席卷中小养殖户之后,牧原股份依托集约化养殖的优势赚了大钱。受猪肉价格暴涨的影响,公司营收规模几乎比同期增加三倍。

星空君分析过很多家“一夜暴富”类型的上市公司,发财之后往往会有这么几个操作:

一种是很清楚自己几斤几两,把钱全部买了理财,很快行业红利消失,靠理财维持外快;

一种是不清楚自己几斤几两,开始跨界投资,试图通过收购其他行业的企业实现多元化转型,然后亏得一塌糊涂。

牧原股份选择了第三条路线:扩张,疯狂扩张,不计代价的扩张。



数据iFind

通过现金流量表可以看到,公司在2020年投资建猪舍的开销高达460亿,由于很多建设合同要次年付款,所以延续到2021年,还有360亿元的投资性现金支出。

两年超800亿的投入,都超过特斯拉上海工厂了(捂脸)。

星空君对这种过于疯狂的扩张,其实是不看好的,因为赌性太强。然而,有些企业家的成功就是靠赌。

幸运的是,牧原赌赢了。

赢了什么都好说。



二、膨胀的固定资产

2017年,公司的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合计120亿,而到了2022年,已经直奔1200亿了(2023年和204年规模基本没变)......



数据iFind

其中,主要都是猪舍。

很长一段时间,星空君对公司如此大规模的猪舍建设,是持怀疑态度的。主要是怀疑建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减值,有可能没有如实入账。

也有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公司外包工程的企业,可能是七大姑八大姨,有利益输送嫌疑。

经过几年的发展,星空君有了新的认知:这些资产大概率是没问题的(也许小范围的利益输送是存在的,无关大局)。

资产这东西,你可以一年造假,不太可能年年造假,尤其是千亿规模的资金链,不是那么容易维持的。



以公司2022年年报为例,星空君瞄准了曹县牧原生猪养殖项目。

曹县位于山东菏泽,号称宇宙中心。

让我们先到招聘网站看一下:



正在大规模招聘,月薪大致6k左右。这个收入不算高,但在曹县这种县城,房价每平4500左右的情况下,学历不高的普通人,这个收入可以过的上体面的生活。

百度街景显示,曹县的项目已经基本建设完毕,办公区停着不少上班的私家车。



据公司年报,该项目预算20.8亿,已经在2022年完工并转入固定资产。

很显然,这些固定资产大概率都是正常的。

在庞大的猪舍资产的支撑下,公司2024年业绩斐然。2024年,公司共销售生猪7160.2万头,较2023年的6381.6万头增长了12.20%。其中,商品猪销售量为6547.7万头(包括向全资子公司牧原肉食及其子公司合计销售1256.5万头),仔猪销售量为565.9万头,种猪销售量为46.5万头。这一出栏规模不仅巩固了其行业龙头的地位,也为营业收入的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根据行业数据对比,牧原股份2024年的出栏量在上市猪企中遥遥领先,温氏股份和新希望分别出栏3018.27万头和1652.49万头,三家合计约占15家上市猪企出栏总数的近八成。牧原股份2024年的出栏增量也位居行业首位,较2023年增加778.6万头。

四、靓丽的2025年一季报

进入2025年,牧原股份延续了2024年的强劲增长态势。

根据公司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实现营业总收入360.61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62.72亿元同比增长37.2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46.19亿元,而2024年同期为亏损23.7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87.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5.09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亏损23.87亿元,同比增长288.92%。

可以说,综合来说,这是史上最佳一季报(净利润非最佳)。

业绩增长主要归因于报告期内生猪出栏量的增加、生猪销售均价的上升以及养殖成本的持续下降。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5.0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50.67亿元增长了48.14%,显示出公司良好的现金获取能力。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