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资讯 » 正文

胜宏科技董事长陈涛:中国PCB产值占全球过半,技术突破取决于芯片 | 走进上市公司·高见2025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陆辰风 每日经济新闻 时间:2025-07-08 18:30:11

蓝紫色火花在机械臂下接连闪烁,一大块板材在设备中匀速滑动,转眼间已被打上数十个细密盲孔。这台镭射钻孔机一直在高速运转,最快时一分钟能打4万个孔。

日前,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来到位于广东省惠州市的胜宏科技(SZ300476,股价157.20元,市值1356亿元)总部,参观了生产车间,见证了PCB(印制电路板)的镭射钻孔场景。

""

胜宏科技董事长陈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整个AI产业链的发展都离不开PCB。尽管中国PCB产值占全球56%,但高端产品的核心技术仍受限于芯片。“当芯片水平提升后,中国整个PCB产业链的生产水平也将随之提高。”

从投产到上市仅用了7年,明年营收剑指200亿元

今年53岁的陈涛见证了中国PCB产业高速发展的历程。

出生于甘肃陇南的陈涛,17岁就投身军旅,退伍后一度端上“铁饭碗”。1995年一次广东出差的经历,让他毅然放弃稳定工作,南下惠州闯荡。

2003年,陈涛瞄准PCB行业着手创业,所创立的胜宏科技从投产到上市仅用了7年时间。

PCB被誉为“电子产品之母”,拆解任何电子设备,其核心都离不开承载着密集电路与元器件的电路板。

“如果把电子产品比喻成人体,PCB就是人体的骨骼、经络和血管。”陈涛向记者介绍,“电子产品的零部件分散运作,最终由芯片统一指挥。这如同大脑通过神经控制肢体动作,而PCB则是连接芯片与所有元件的核心载体”。

据悉,PCB广泛应用于通讯电子、消费电子、计算机、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医疗器械、国防及航空航天等领域,也是全球电子元件细分产业中产值占比最大的行业。

在人工智能(AI)、数据中心、智能汽车等PCB下游应用领域的持续推动下,全球PCB需求总体呈增长态势。

根据Prismark(印制电路板行业权威咨询机构)数据,2024年,全球PCB产值为735.65亿美元,同比增长5.8%;2029年,全球PCB市场规模预计达946.61亿美元,2024年至2029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为5.2%。

处于PCB赛道中央的胜宏科技,营业总收入与净利润也在2024年迎来高速增长,分别同比增长达35.30%和71.98%。今年一季度,胜宏科技营业总收入43.12亿元,同比增长80.31%;净利润9.21亿元,同比增长339.22%。

“我们力争2026年实现200亿元目标。”陈涛表示。

芯片迭代推动PCB技术突破,制作工序最多达140道

“芯片大致每半年迭代一次,会集成更多的晶体管,从而形成更高的算力。”陈涛介绍,“这些决定了PCB必须比上一代更成熟,具备更多孔数,从而支撑芯片的性能。这也推动了PCB行业的发展”。

事实上,PCB的制造加工是一个融合电化学、材料学、高分子等多学科的生产过程。

“普通PCB的加工工序已经很长,制作过程有40到50道工序,而涉及AI算力的PCB制作工序更多,由原来的三阶到现在的八阶/十阶,每增加一阶会增加13道工序,最高可达140道的主要工序。”陈涛说。

据悉,PCB板分为硬板和软板。前者的升级走的是高多层硬板路线,要求PCB层数更多、板更厚、尺寸更大,加工难度随之增加;后者多用于智能手机,走的是HDI(高密度互连线路板)路线,追求轻薄短小和功能增加,迫使PCB更小更薄。

在胜宏科技展厅,记者看到,陈列的PCB产品虽然厚度仅数毫米,却集成了数十层精密电路。

“对于PCB来说,每多增加一层,工艺流程不仅可能翻倍,加工难度也可能呈指数级增长。”陈涛表示:“其中难点很多,比如对孔精度,稍有不慎就会产生不良品。”

据悉,胜宏科技目前量产的PCB已达40层,预计今年将突破至78层。

为提升制造工艺,胜宏科技早在2018年便在行业内率先建成新一代工业互联网智慧工厂,不仅率先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也让交期缩短3至5天,同时节省50%的人力,并提升40%的产能。

记者发现,智慧工厂的每条生产线上都配备有大屏幕,实时显示生产线状态和进程。值得一提的是,镭射车间并排的20台镭射钻孔设备仅需4人就可以管理。这意味着,管理165台镭射钻孔设备只需要30多个员工。

胜宏科技智慧工厂生产车间 图片每经记者 黄博文 摄

凭借过硬的PCB制作工艺,胜宏科技已成功进入英伟达、AMD、英特尔、特斯拉、亚马逊、谷歌、微软、博世、台达等国际知名企业的供应链。

整个AI产业链都离不开PCB,今年以来公司股价涨超278%

同花顺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胜宏科技股价高速增长,截至7月8日收盘,增幅达278.07%,公司市值已达1356亿元。

胜宏科技近2年股价走势图 同花顺

胜宏科技的快速发展,与中国PCB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自2006年起,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PCB生产国,PCB的产量和产值均居世界首位。

在陈涛看来,中国企业在PCB领域的技术储备仍需持续深耕。“尽管中国PCB产值占全球56%,但高端产品的核心技术仍集中在日本、韩国等地区,美国也有少量掌握。”

陈涛坦言,中国在芯片领域与世界一线水平尚有差距,但必将在短期内实现追赶。而当芯片水平提升后,中国整个PCB产业链的生产水平也将水涨船高。

“未来AI产业链将成为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石,其体量远超出当前想象。而整个AI产业链的发展都离不开PCB。”陈涛说。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