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泡泡玛特,还能撑多久?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吴婷 鞭牛士 时间:2025-07-08 20:01:24

LABUBU以惊人速度爆火的日子里,供给短缺引发持久的抢购狂潮。在北京丰台,一家泡泡玛特的门店里,LABUBU已经卖断货,剩余样品被精心展示在柜子里。尽管此时流量已回归正常,但CRYBABY(哭娃)、Hirono(小野)等IP的周边产品,仍能激起人们的兴趣,前台结账处不时排起长队。


那是6月下旬,LABUBU的关注度还在持续发酵,将该IP持有者泡泡玛特推向荣耀与权力的巅峰。泡泡玛特股价一度冲上283.4港元的峰值,也让创始人问鼎首富。尽管此后股价连跌,一周内蒸发数百亿元,但似乎无损于大众视野里的新晋顶流形象。


不过其时,在它的上下游及专业圈子里,人们开始追问:泡泡玛特凭什么?这会不会是下一场郁金香狂欢?


事实上,过去十年,泡泡玛特在潮玩赛道一路狂奔,始终伴随着质疑与不解。即使到了2024年,营收达到130.4亿元同比增长106.9%,毛利率66.8%创下历史新高,仍遭到许多人的质疑。


特别是,跨过百亿门槛之后,它的增长动力来自何处?高毛利如何维持?超百倍的市盈率是否过高?行业为何难以跑出第二个泡泡玛特?


盲盒模式+二级市场炒货

让LABUBU价格暴涨暴跌


6月10号,一件高131cm的薄荷色LABUBU拍卖出108万的天价,该拍品是PVC材质雕塑,为创作者龙家升签约前的初代作品。


一时间,泡泡玛特被推上风口浪尖。两天后,LABUBU怪味便利店系列发售,抢购进入白热化,99元的盲盒转手可以卖到350元以上,限量吊卡天妇罗耳机包更是从99元一路涨到600元,溢价超6倍。

盲盒主要包括PVC手办和搪胶毛绒两种类型,单盒价格69-99元。但在盲盒模式之下,平价和隐藏款的组合人为制造稀缺性(隐藏款出现概率更小),激发了消费者的赌徒心理。在盲盒之外,又衍生出限量吊卡,即限制发售地点和时间的明盒产品。


2016年后,中国潮玩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北京、上海相继举办潮流玩具展会,也催生出广阔的二级市场和消费场景,其中既有闲鱼、得物等二手交易平台,又有葩趣、千岛等玩家社交平台,更衍生出大量抽盒和拆盒的直播间。


2024年,因为明星光环加持,LABUBU在海外突然爆火,泡泡玛特抓住流量风口跟进一系列营销动作。今年4月24日,泡泡玛特推出的LABUBU新品3.0前方高能系列一直没有补货,导致二级市场价格持续走高。一位黄牛反映,在618官方补货之前,该产品的端盒价格已经炒作到近2500元,隐藏款“本我”二手价格甚至接近5000元。


炒货狂欢达到高峰之时,618泡泡玛特开始全平台大量补货LABUBU3.0产品,提高了补货量和频率,并同时开放预售和限制购买,为二级市场降温。


官方数据显示,该产品在泡泡玛特京东旗舰店销售量约30万,天猫旗舰店销售量约70万,预计全渠道补货量在300万以上。补货动作也立竿见影,千岛APP上“前方高能”系列的端盒交易均价在6月19日一度下探到800元左右。


不过,因为产能不足,大规模补货基本采用预售,发货批次已经排到十月。这也使黄牛虽叫苦不迭,买进卖出的动作却没停下。


特别由于海外对现货需求依然很大,价格又重新走高,端盒的现货成交价稳定在1800元左右,即使是排在9月24日前发货的期货也存在一定溢价。而LABUBU其他系列的产品尚未出现集中大批量的补货,现货的二手市场价格普遍溢价在2倍左右。


可见,市场对未来三个月内LABUBU的稀缺性依然有信心。届时LABUBU又有新品推出,能否引发新一轮热潮也未尝可知。


二级市场的火热,对品牌可谓利弊参半。一方面溢价使潮玩变成一个理财产品,引更多人入局,形成抢购风潮,也是一大营销利器。另一方面,过度溢价会损害粉丝利益,亦可能带来一场品牌形象危机。


受此影响,泡泡玛特不惜透支未来三个月的销量,让LABUBU在二手市场价格腰斩,以平息市场热度和粉丝的负面情绪。不过,这种模式之下,利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授权成本居高不下

IP开发九死一生


潮玩,大多属于形象IP,没有具体作品依托,满足的是人们碎片化的情绪消费需求。而IP的开发,往往九死一生。


2024年,泡泡玛特旗下IP,4个营收破10亿元,13个营收破亿元。在几大热门IP之外,泡泡玛特还有超过90个自有及独家IP,更有一些爆火过的IP已经销声匿迹。一个IP能否爆红,需要有各种要素凑在一起。



据称,泡泡玛特将IP分为四个等级,不同等级给予不同的资源支持,过程中根据市场反馈进行调整。根据摩根士丹利的一份报告,IP产品运营,其中一条策略是保持“适度短缺”;据称泡泡玛特是将最热门产品的供应量控制在实际需求的七至八成。


今年4月,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在年度业绩沟通会上直言,“(孵化新IP)我们比迪士尼快。我们像抖音,尽量把资源切碎,我们看销售的表现去决定对一个IP的投入,以最快速度发现这个IP是不是值得投入更多资源,或者把它降权。”


比如,LABUBU就是一个典型案例。2024年4月,泰国流行乐女歌手LISA、泰国公主思蕊梵娜瓦瑞等带动LABUBU泰国销售,一度出现缺货和涨价,二手市场出现十倍溢价。泡泡玛特迅速跟进营销策略,在海外推出LABUBU泰国限定版,国内开始运营LABUBU的社交账号,参与线下一系列活动,和明星同框出镜。从2024年4月开始,该公司几乎每个月都会推出LABUBU系列的新品。

LABUBU海外被卖爆反哺了国内市场,很快在国内也卖断货。特别是,泡泡玛特已经打通研发、渠道与运营等环节,具备强势产业链协同能力,承接并顺势在国内引爆“泼天流量”。泡泡玛特从零售店起家,逐渐实现了全域布局,比如线下门店和无人商店,以及线上货架电商、直播电商、小程序商城和葩趣等。2024年,泡泡玛特小程序的抽盒机收入占比为41.3%,线上渠道销量第一。


反观其他潮玩企业,具有较强设计能力的潮玩品牌商往往从线上轻资产模式开始,难以覆盖到渠道端,缺少线下门店搭建品牌认知度,又在渠道端被分销,利润走薄。典型有寻找独角兽、黑玩、TNT SPACE等。


一些渠道强劲的潮玩集合店品牌,则设计研发能力不足,严重依赖授权IP,普遍呈现“一条腿走路”的状态,结果授权成本居高不下,IP联名泛滥,产品陷入同质化。比如TOPTOY,2024年营收为9.8亿元,而IP授权同样耗资巨大,高达4.21亿元。


潮玩IP依赖产品设计的迭代和营销推广来保持生命力,前者被上游卡脖子,后者则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我们看到这个行业很难再出现第二个泡泡玛特。即便对泡泡玛特来说,重复LABUBU,恐怕也是极其困难的。


迷人又危险的生意

泡泡玛特难以复制泡泡玛特


泡泡玛特一直对标迪士尼,但和迪士尼相比,自有IP和用户粘性弱始终是悬在头上的“达摩利斯之剑”。特别是会员用户的复购率,从2021年的68%下降至2025年的41%,这促使泡泡玛特寻找更多潮玩IP与消费者交互和建立联结。


2021年,泡泡玛特就推出MEGA系列,定位高端玩具产品线,主打400%和1000%两种尺寸的超大号公仔,通过限量发售和艺术联名策略来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收藏价值。2024年,EMGA在产品矩阵中的营收占比提升到了12.9%。此外,泡泡玛特还接连推出萌粒、BJD(可动球形关节人偶)、积木等品类,线下更是落地了城市乐园。


图源:POPMART泡泡玛特小红书


在自有IP的体量支持下,泡泡玛特已经开发一系列衍生周边,涵盖文具、香氛、服饰等产品,都存在较高的溢价空间。比如,LABUBU爆火带动LABUBU挂饰盲盒笔定价59元,在一些线下门店已经售罄。6月14日,泡泡玛特在北京开出首家饰品店,主打IP衍生设计,一条水晶手链售价百元以上。


不过,IP周边产品同样受制于IP的开发和营销,其毛利水平和持续性也同样如此。


另一个拉高泡泡玛特毛利率的重要因素是海外业务的扩张。从财报来看,泡泡玛特的海外业务在2023年和2024年毛利率始终高于国内。一方面是随着海外线下门店的拓展,海外从批发业务逐渐转向面向c端的直营店;同时,受不同国家文化环境的影响,泡泡玛特的产品在海外定价显著高于国内。


“潮玩”最初是在美国和日本开始萌芽的,国内发展较晚,玩具一度以儿童为受众。如今,大众对潮玩盲盒已经去陌生化,“其实大家过得都不太好,除了泡泡玛特。”一位潮玩公司的主理人说道。


以独特IP为依托,潮玩面向消费力更高的成年人,附加艺术和情绪价值,毛利更高,依然拥有无穷想象力。潮玩和二次元谷子一起,已然占领了各大商场的负一楼乃至黄金地段,被视为盘活线下商超经济的“香饽饽”,解锁了年轻人的社交场景。

LABUBU的爆火,再次说明了IP可挖掘和想象的空间之大,而每一个爆款IP的难以复刻也是这份生意迷人又危险的地方。未来还能否再造一个LABUBU神话,泡泡玛特恐怕难以给出一个肯定回答。而同行想做到,或许更难。(:亿邦动力)

标签: 泡泡玛特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