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直播卖拖拉机,东北80后创业,做出上亿生意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瑾瑜 电商在线 时间:2025-07-08 20:21:24

15岁那年,牛海军被父亲拽到了家里的维修棚中,父亲扔给他一把扳手,告诉他,“不想读书就跟着我学修拖拉机”。

1982年出生的牛海军,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孩子,上头有四个哥哥姐姐。本来,父母对他的期望是好好读书,走出吉林松原的农村,却没想到这个小儿子不爱读书。

在父亲看来,不爱读书,那就跟着自己学习修拖拉机,这是那时候农村孩子最好的出路。

尚在青春期的牛海军,对“做维修工”这件事有一种抗拒的心理。父亲教导严厉,和机油打交道又脏又累,农忙的时候能从早晨四五点忙到晚上十点,夏天挨晒,冬天挨冻,拖拉机车斗意外掉落直接削掉了他的手指盖,他也只能简单处理后继续干活。



于是,在27岁那年,牛海军带着自己的积蓄和借来的钱,离开了这个又脏又累的行业,做起了餐饮。在生意最好的时候,他手下有三家店,二三十个员工,但“积累的经验根本不够在这个行业持续发展”。

离开餐饮行业时,牛海军只拿走了一件外套。

拖拉机行业,再次接纳了当时一无所有的牛海军。他带着父辈传授的经验,和合伙人一起卖拖拉机,父亲手把手教会的维修知识,带着他越走越远,还让他通过一块小小的手机屏幕,把本来囿于一方水土的拖拉机生意做到了几百公里之外,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粉丝。

当年那个满手油污、指甲残缺的少年,如今已经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三农主播,还有了属于自己的公司和事业,做出上亿的生意。

拖拉机学徒,离家创业

东北零下30℃的冬天,15岁的牛海军依旧要早起修拖拉机。

金属的零部件很容易把手套磨坏,手上一出汗,手套立马被冻硬,然后又被体温捂热变软,如此反复,算得上是一种折磨。牛海军也想过糊弄,但严厉的父亲直接告诉他,“这就是你自己的活,你自己就要修完,糊弄了下次还是你的活”。

为了尽快回屋取暖,牛海军只能修得更快、更好,但他心里总是对这又脏又累的活有些抗拒。

他们家在吉林松原的农村,90年代,村里人的出路只有两条,一是读书走出去,二是回村种地、结婚、生孩子,重复父辈的生活。

牛海军的父亲是村里最早买了拖拉机的人。那是一辆四、五千块钱的长春牌12马力的拖拉机,父亲拿了家里的积蓄,又和亲戚朋友借钱才买下。父亲买拖拉机的想法很简单,用拖拉机能多种些地,多些收入,还能给人帮忙、运输赚个几块钱。

父亲喜欢琢磨东西,家里的拖拉机坏了找人来修,父亲就在边上看着,慢慢也就学会了怎么修理。在父亲看来,以后村里家家户户可能都会用上拖拉机,让自己不爱读书的小儿子学修理,是改变命运的一条路子。


牛海军

但牛海军的想法,和父亲不太一样。

一次修理时,沉重的车斗意外滑落,瞬间砸掉了牛海军的指甲盖,钻心的疼痛让他眼泪直冒,但农忙时节,农户等着用拖拉机,他只能撒上点消炎药裹上绷带,咬咬牙继续修。

“我要改变命运,不能修一辈子拖拉机。”这个想法在牛海军的脑海里生根发芽,直到他27岁那年。

那年的牛海军积攒下了一笔钱,又问亲戚朋友借钱,揣着足够在松原买下两套房的60万元,到乾安县做起餐饮。

他开出的第一家店很快获得了成功,独特的的口味更是吸引了不少回头客,甚至在当地小有名气。首店的成功,促使牛海军又开出两家分店,但红火的生意很快被泼了一盆冷水。

对餐饮行业研究不深的牛海军,只能尝出咸淡、好不好吃,并不懂得要用什么原料、怎么去炒,“可以说命运都被掌握在厨师手里”。三家店二三十个员工,每个月开出的工资就要13万元,经营压力下,牛海军的餐饮创业很快宣告了失败。

“如果我继续坚持,只会陷得越来越深。”从打拼了五年的饭店离开时,牛海军只拿了一件绿色的亚麻西服外套,其他什么也没拿,曾经赚来的钱也几乎亏光了,甚至还欠了20万元。

这场失败的创业,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一个行业中,经验不足,那根本支撑不了梦想,“每个行业里,只有精通这个行业的人才能把事做好”。



这个想法,也让他决定回归那个曾经让他觉得“又脏又累”的拖拉机行业,“干其他什么都不如我干拖拉机,因为我干了十多年拖拉机,我懂这个行业,也懂技术”。只是,这次的牛海军,不打算再回到配件修理上,而是选择了整机行业。

“人品”带来的破局

第二次创业的牛海军,身上没有一分钱。

拖拉机整机行业不比配件行业,需要投入的花费更大,他把自己对拖拉机行业的想法和规划全都整理出来,寻找愿意相信自己的人,很快吸引到了一个愿意出资的合伙人。

拖拉机店很快开了起来,籍籍无名的牛海军还拿不到优质的资源,就采购了在他心中最有性价比的八台拖拉机,整个店里没有其他员工,合伙人还有自己的工作,牛海军就是店里的销售、售后。

牛海军想得很清楚,行业并不缺卖拖拉机的,也不缺造拖拉机的,但缺懂农民、对农民负责的,“生意做的是人品”。只要吸引到第一个客户,让客户信任,客户自然就会变成你的“销售”。



第一个客人来得出乎意料。

10月的一天上午,东北的气温已经到了零下,一个客户走进了牛海军的拖拉机店。

他已经在其他店交了定金,但还是想逛逛周边的拖拉机店。牛海军知道这个情况,依旧热情地给他介绍店里的拖拉机,告诉他每款拖拉机的优点,适合什么样的情况使用,临到午饭时间,牛海军直接开口,“你要是不嫌弃的话,就在我这凑合几口”。

聊着聊着,客户突然让牛海军等自己一会儿,等他折返回来后,直接问:“店里这些机器,你能不能帮我挑一台适合我的?”他刚刚退了自己在其他店里的定金,决定到牛海军的店里来下单。

激动的牛海军赶紧给他挑了一台拖拉机,又给他买了一副手套和帽子,方便他开着拖拉机回家,还掐着点给到家的客户打去电话,客户诧异于他打电话来的时机,牛海军却激动地说,“哥,我必须给你打电话,你是我的客户,我就担心你到没到家”。

从这一刻起,给客户打电话,成了牛海军的习惯,父亲传授的维修知识,也成了他的“杀手锏”。

他会主动打电话询问客户拖拉机用得怎么样,哪怕是螺丝松动这样的小问题,他都会亲自去客户家修车,“很多人就好奇,怎么会有个卖拖拉机的人来给修呢?这家店也太负责了”。


牛海军在农户家维修拖拉机

第一个客户屯里的人逐渐都来到了牛海军的店里买拖拉机,这一个屯里人,又影响了周边其他屯里的人,慢慢地,牛海军靠着售后打下的口碑越来越响亮,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客户。

第一年,赚到的钱还了利息、用来进货,牛海军没看到一分钱。第二年,牛海军赚到了钱,但钱基本用来还债。第三年,牛海军赚到了自己的第一个80万,“那时候客户说,海军手头没这么多钱,咱们先给海军拿钱,再让他把车拿过来”。

第三年之后,牛海军的生意规模逐渐扩大,从松原当地到吉林省,再到全国,不少拖拉机从业者和农民,都知道了牛海军的名字,知道了他的拖拉机生意。

把拖拉机卖到700公里外

2018年,短视频平台飞速发展,还有了“南抖音、北快手”的口号,牛海军也顺势注册了自己的快手账号。

他还不太懂什么是短视频,只随手发了几个作品,但因为做拖拉机生意积攒下的口碑,也陆续有了几千个粉丝。有人问他怎么不发几个视频卖卖拖拉机,牛海军只是一笑而过,“谁会花这么多钱在网上买东西啊?这也太不现实了”。

2018,牛海军一年能卖出130多台拖拉机,2019年则是近500台,线下的销路不断打开,公司也在稳步上升的阶段。



直到新冠疫情爆发的2020年,线下的生意受限,老顾客们再次建议牛海军到线上卖拖拉机,“我们都有你的快手,你开个直播卖拖拉机吧”。

第一次开播的牛海军,根本不知道要播什么,也不敢把镜头对准自己,直播画面中是一台台拖拉机——这是他最熟悉的东西,是他朝夕相处的老伙伴,能给他“安全感”。

观众大多是他的老顾客,他们在直播间刷着弹幕,定了一台又一台拖拉机,第一场直播,牛海军就卖出了几十台拖拉机,收定金收到了晚上十二点。

牛海军尝到了直播带货的滋味,也受到了启发,当时快手上还有不少他的同行,其中一个人有着2.2万粉丝,牛海军把他当成自己的目标,“我一定要涨粉,继续用快手来卖拖拉机”。


牛海军在修理农机

他能想到的涨粉方式,就是分享自己这些年学到的技术。他告诉大家拖拉机后轮异响怎么检查,拖拉机变速箱掉档怎么处理,怎么给拖拉机更换油封……这些在他看来平平无奇的日常内容,在快手上获得了几万、十几万的点赞,有人在评论区问他修理问题,有人问他的店开在哪儿,“以后我要买拖拉机一定去你那买”。

也是在2020年,快手的小二主动找到了牛海军,“平台正好缺你这种类型的主播”,他直接到了松原,教牛海军怎么去剪辑视频,怎么做账号。

他的账号越做越好,生意规模也越来越大,仅2020年,牛海军就卖出去了两千多台拖拉机,其中有近一半客户是通过快手了解到他的。还有距离松原700多公里的客户,在快手给他下单,“光运费和其他费用就要2000多元,我们都给包了,因为客户舍近求远来下单,就说明信任你”。

生意的爆发,并没有让牛海军改变太多,他卖着八个品牌的拖拉机,但推荐给客户的,依旧是他看来最适合客户情况、最有性价比的。

曾经打出名气的售后也没有变化,“只要是在我们这买了拖拉机的客户,不管买了几年,我们都给免费去修”。

如今,牛海军已经有了252万粉丝,还创立了自己的公司,曾经那句“生意做的是人品”变成一块牌匾挂在公司里。他和300多家线下门店合作,有了170多位员工和近100名主播,遇到有困难的员工,他还会无偿借钱给员工买车、买房,帮他们解决人生大事。

他卖的东西,也不再仅限于拖拉机。



直播间里有了各种拖拉机相关的周边,还有一些普通人都能用到的日化,他还和一些售卖拖拉机周边油品的公司合作,提供自己的观察、想法,“一般的润滑油,不一定适合拖拉机,拖拉机需要重复和持续作业,润滑油应该更满足润滑度等方面”。今年,他预测销售额可以达到1.5亿—2亿元。

那个曾经咬着牙、含着泪修理拖拉机的农村少年,从想要跳出去到回归拖拉机行业,慢慢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改变了自己原有的命运。

如今的牛海军,依旧会研究各式各样的拖拉机,依旧会关心客户的使用情况,但现在的他,和过去已经有了不同的想法,“以前,我会觉得赚钱很重要,现在,责任感更重要。这对我的人生是最大的改变”。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