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Oyow
先八卦最近看到的一个事件,挺有启发。
一位叫胡momo的网友,每天收到招商银行的骚扰电话。
不胜其烦。
他明确投诉招行,希望别再收到营销信息。但没多久,又收到了推销短信。
胡momo 十分愤怒,直接把招行告上了法院。
依据的,正是《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三条 :
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私人生活安宁。
经调解后,获赔了5000块钱。
小红书@胡momo的生活杂记
感觉网友是铁了心,死磕到底。
积累了大量的战斗经验
所以他在获得赔偿后,立刻在网上分享了各种经验:
如何网上立案;使用哪些证据,比如短信记录,通话录音录像...blabla。
非常热心。
我也频繁收到过各种骚扰电话:贷款营销、房产中介、少儿培训...
现在几乎不敢接陌生电话了
如果更多人像 胡momo一样追究到底,那商业机构打起骚扰电话来,会收敛很多吧?
当然,这里面也有个难点。
胡momo的案例里,招行是用官方400号码进行的营销。
起诉时,能够直接锚定招行作为被告。
现在很多电话营销,由个人号码拨打。
对于这类电话,找出背后的机构、固化关系证据、进行起诉。
还蛮有挑战性。
二
大家更重视个人权益了,是好事。
我这边的读者也通过努力,办成了一件大事。
跑通了“个人资助”,成功帮爸妈撑大了居民养老金额度。
我之前写过——。
父母交一份,子女帮忙再交一份。
金额加倍。
有读者说——
她在湖北办个人资助时,遇到了很大障碍,于是直接投诉给人社部了。
10天后就办成了。
不仅帮助了自己,也默默帮本省朋友解决了问题。
“从此我们湖北的个人资助,没有任何问题。”
太帅气了!
社保个人权益很值得重视哈。
大家都“较真”起来,查询和使用会丝滑很多~
比如我写过:
养老金个人账户有利息、公积金有利息、医保也有利息。
但总有人说:
“越女你就瞎掰吧,我们这就没有,查不到”
是的,很多地方查起来不方便,没有网上查询渠道、甚至打电话也问不到。
就给人造成了一种错觉——别人有,自己没有。
为啥会这样呢?
可能是本地的IT系统不发达。
往深了说,可能本地服务意识太落后。
当然,归根结底——
太多人没太在意过这些权益。
没想着会有账单可以看、会年年有利息。这些都是实打实的个人财富。
但进入“存量时代”后,每一笔钱,都值得珍视。
比如上周写7月1日了,有读者问:
医保和养老金账户,也有利息吗?
有的。
医保是按活期存款计息的。
比如我在北京,按季度计息,最近一次发钱是6月。
虽少,但有。
养老金呢?
今年全国职工的养老金记账利率,是2.62%。
何时可查账?
各地出账单的时间并不统一,北京在每年4月可以查前一年的利息。
最晚最晚,各省市下半年12月前,总能查到账单吧。
但是吧...有地方 就是 查不到...
haha,这里就不点名啦~
简单做了个表格,大家可以参考下:
三
这方面支付宝、微信值得夸一夸。
它们做了很多工作,把数据打通了。
可以直接用支付宝、微信查到很多账。
或者,咱们也可以更直接点,用各地政务app。
不仅是查各种账。
很多地方的消费补贴、装修补贴...也是通过政务APP小程序领取的。
我列一下各地的政务app:
大家可以收藏下。
接下来的育儿补贴,大概率也会通过各地政务APP 小程序领取 。
有些地方的政务app弄得很棒,服务齐全,非常便民。
典型如浙江的“浙里办”,让人羡慕不已。
我杭州的朋友装修房子,通过浙里办,领了几万块的装修补贴。
像小区 的公共收益收支明细、 维修基金有多少...这些也都能在浙里办查到。
特别丝滑。
医保的话,强烈安利“国家医保服务平台”这个app。可以便利地查询余额,办理医保共济、异地医保备案。
如果当地的政务app实在拉胯。
怎么查都查不到。
那,直接打公积金/社保/医保电话问吧
对自己权益越在意,就越能让这些“模糊”的财产,变得更清晰。
拥有清晰的账单,就更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