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石飞月 北京报道
(宇树科技官网截图)
自今年春晚一舞成名,宇树科技便成为人形机器人行业最火的公司,资本价值也节节攀升。近日,宇树科技收到来自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的追加投资,IT桔子数据显示该公司投后估值达到130亿元,资本价值进一步提升。而前段时间公司改名、被曝将于科创板上市等信息,也显露出该公司准备上市的迹象。
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宇树科技所受到的资本热捧并不虚,宇树科技创始人、CEO王兴兴不久前透露,该公司去年营收已经突破10亿元,有关机构发布的数据也显示该公司机器狗热销。但即便如此,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同样面临着短期内难以大规模商用的行业难题,业内人士指出,人形机器人未来1—3年内不具备大规模应用的条件。
商业化场景有待拓展
春晚一舞成名后,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被发掘出新的商机——租赁。今年2月,宇树人形机器人真实的日租金基本在1万元以上,有1.1万元的,也有1.6万元的,有的包含运费和工程师费用,有的则需要另外付费。即便是租赁,想要预订也需要排队,当时一家自称为宇树科技经销商的厂商告诉记者,租赁需要提前10天支付排队,并表示宇树科技已经没货了。
尝到一夜成名的甜头后,宇树科技没有停止通过对外炫技为自己造势。今年上半年,王兴兴在个人账号多次发布宇树人形机器人的技巧展示,如鲤鱼打挺、720度回旋踢等。今年5月,宇树科技还在《CMG世界机器人大赛·系列赛》机甲格斗擂台赛上展示了旗下机器人的格斗能力。
如今距离2月份的火爆已经过去5个月的时间,宇树人形机器人的租赁业务依然火爆吗?记者在某二手平台发现,2月份时高达1万元以上的日租金已经大幅下降,一家来自北京的商家向记者给出了3000元/日的价格,另外一家标价3500元/日的商家告诉记者:“3000元也可以,客户现在都会比价格,具体收费看工作量。” 他们对于租金价格下跌的解释非常一致:“机器多了”。
还有一些自称为宇树科技的官方代理,其中一家告诉本报记者,该公司现在主要做出售,不再做出租业务,全新现货也比官方价格要低。“我们现在项目多,忙不过来,这些项目包括学校、展厅等场景,也包括国外市场,我们也做机器人的二次开发。”
究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其实不难分析,目前人形机器人可应用的场景依然有待开拓,新店开业游街神器、广告引流、商城暖场策划、公司年会、科技展览、商业活动、汽车展览引流等B端场景,有些场景并不具备可持续性,而人形机器人本身在C端场景的功能性不足。
文渊智库创始人王超对记者表示,当前人形机器人的主要价值仍限于科技展示和教育场景,其技术成熟度远未达到工业级可靠性要求,未来1-3年内不具备大规模应用的条件,商业化前景堪忧。
不过,宇树科技虽然以人形机器人红遍大江南北,但这家公司最早推出的产品是四足机器人(也称“机器狗”)。目前来看,无论是价格还是实用功能,机器狗都要比人形机器人更容易被市场接受。据媒体引用的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数据,2024年宇树科技机器狗年销量高达2.37万台,约占全球市场69.75%的份额,在人形机器人领域,2024年宇树实现交付量突破1500台。
近日首程控股在官宣对宇树科技的新融资时表示,近年来,宇树多款产品在城市巡检、教育科研、应急救援、特种作业、消费娱乐等多个领域实现商业落地,该公司在底层技术自研上积累较深,自研率超过 95%。
上个月举办的202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王兴兴透露了宇树科技的近况,他表示,宇树的年度营收已经达到“十来亿元”,员工规模大概有1000人。
资本价值进一步上升
参加春晚后获得的名气,以及公司整体的发展情况,让宇树科技得到众多资本的青睐。
IT桔子数据显示,完成最新一笔融资后,宇树科技的估值为130亿元。近日,首程控股宣布,该公司旗下首程资本所管理的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完成对宇树科技的追加投资,不过未透露具体金额。
这是继2024年投资宇树科技后,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再次出手。据首程控股公开消息,此次追加投资,将帮助宇树科技继续优化研发体系,加快核心技术产品化速度,深化行业应用落地,推动机器人全产业链融合与升级。
上个月,宇树科技相关负责人还向本报记者确认已完成C轮融资。据媒体报道,这其实是始于去年底C轮融资的交割,由中国移动旗下基金、腾讯、锦秋基金、阿里、蚂蚁、吉利资本共同领投,绝大部分老股东都跟投。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宇树科技已经完成10笔融资,投资阵营十分强大,除了上述提到的大型企业,还包括红杉中国、顺为资本、经纬创投等专业投资机构。上个月,宇树科技还变更了注册资本,从288.9万元增加到3.64亿元。
与此同时,宇树科技已经有准备上市的迹象。今年5月,宇树科技向合作伙伴发布通知称,因公司发展需要,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的名称变更为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被业界解读为为上市做准备。不久前,宇树科技还被传出将于科创板IPO的消息,记者就此向宇树科技相关负责人求证,对方表示不清楚此事。
但据公开报道,今年4月,在杭州访问的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曾到宇树科技参观,被问及是否有赴港上市的计划时,王兴兴表示:“后续有可能,不确定。”他表示,宇树科技一直有开拓全球市场,在香港亦有经营业务,各方面合作机会多。李家超鼓励宇树科技到港拓展业务,并表示香港特区政府亦可提供所需支援。
“对于中国大陆的科技企业而言,上市首选必然是科创板,其次才是港股。科创板在融资便利性、再融资效率以及政策支持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首先,作为国内资本市场的重要板块,科创板汇聚了更充沛的本土资金,且对高科技企业十分重视;其次,像宇树科技这种根植于浙江省的科技企业,有获得更多政府资源支持的可能性,包括地方政府的重点扶持。”王超对本报记者表示,港股虽然具有资金自由流动和国际投资者参与的优势,但其市场规模和资金配置远小于科创板所在的A股市场,从企业在二级市场的增长性来看,典型案例就是寒武纪。
然而,因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困境,王超认为,即便宇树科技成功登陆科创板或港交所,其上市表现可能面临挑战。“虽然初期或有大资金接盘,但经过半年市场沉淀,人形机器人行业的热度已明显降温,市场认知趋于理性。若其招股进程延续至年底,届时市场对具身智能概念的追捧可能已进入低谷期,这将直接影响其上市估值和股价表现。当前行业泡沫正在消退,宇树科技或将面对一个相对弱势的市场窗口。”
本期编辑:刘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