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车圈一个月换了35名高管!六大车企集体换防,东风一口气调整600人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朱天宇 车东西 时间:2025-07-08 22:11:23


车东西(公众号:chedongxi)
作者 | 郭月
编辑 | 志豪

一个月超30位高管岗位调整,中国前6大自主车企集体换防。

车圈掀起新一轮人事飓风,据车东西不完全统计,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内,有15家车企进行了高管岗位调整。

这其中就包括了2025年上半年国内自主车企销量前6名玩家,分别是比亚迪、吉利、上汽、奇瑞、长安、长城,奇瑞更是进行了多轮调整


▲2025年上半年中国车企自主品牌销量前六

除了长安和上汽外,东风、中国重汽、江淮这3家国有车企都在换人,东风汽车人员调整规模甚至高达600人。与此同时,理想、蔚来两家新造车企业的技术高管也在流失。

人事变动的飓风也席卷了全球汽车市场,海外汽车品牌特斯拉、大众汽车集团、奔驰、宝马也都传出了人事变动的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人事风暴中,15位副总岗位变动,甚至比亚迪、长城、上汽都更换了品牌总经理。

人事变动的频繁与剧烈,恰恰反映出2025年下半年车圈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6月-7月初车圈高管变动情况(截至2025.7.8)

一、技术大牛(参数丨图片)“逃离”新势力 理想蔚来智能化人才流失

最近一个月,新造车企业发生的人事变动呈现出一定相似性。

新势力为抢占技术高地,技术路线需高频迭代,且组织架构往往也会有所调整,这一过程倒逼人员分工持续优化。

去年11月,传理想汽车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将其智驾团队分为三组:夏中谱负责“端到端”模型算法与落地;贾鹏负责世界模型,重心更多在技术预研;王佳佳负责量产研发,三个部门均直接汇报给研发副总裁郎咸朋。

而这三位技术大牛,或已经有两位“出走”。国内媒体报道称,6月底,理想世界模型负责人贾鹏或已开始“带病休假”,其工位目前已空置,甚至有知情人士透露“不排除其离职创业的可能”。


▲理想原世界模型负责人贾鹏

今年5月21日,有消息称,理想汽车端到端模型负责人夏中谱已离职。

理想智驾团队或有两位技术高管离岗,前后也就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业内相关消息称,这些变动可能因技术路线分歧激化导致。

无独有偶,蔚来汽车技术规划首席专家、助理副总裁胡成臣也于6月30日宣布离职,用一句“毕业了,江湖再见”结束了在蔚来的工作历程。


▲蔚来汽车技术规划首席专家胡成臣

一个月内理想、蔚来这两家头部新造车企业均有技术高管离岗,随着未来无人驾驶技术落地,新造车智驾人才争夺将更趋白热化。

为了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新造车企业除了持续吸纳人才外,也在组织上积极调整。

理想汽车在6月底进行业务调整,将此前的“研发与供应群组”和“销售与服务群组”合二为一,成立“智能汽车群组”,负责人是联合创始人、总裁马东辉,向李想汇报。原负责销售与服务工作的高级副总裁邹良军担任公司销服业务顾问。


▲马东辉(图左)李想(图中)邹良军(图右)

经过此次人事调整,汽车研发、供应、销售壁垒有望进一步被打破,需求反馈周期有望缩短,李想本人也有更多精力将投入AI领域。

二、五大国资、民营三强齐换防 最猛车企调整600人

与新造车企业相比,传统车企人事调整的力度往往更加激烈。

最近一个月,东风、上汽、长安、江淮、中国重汽这5大汽车央国企,以及比亚迪、吉利、长城、奇瑞等国内传统车企都爆发了多起人事变动,呈现出战略聚焦、管理组织重构与人才升级的显著特征。

1、东风整合三大自主品牌 狂输血600人

这些车企中,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风汽车)是最近一个月人事变动规模最大的一家。

6月26日,东风汽车宣布成立全资子公司奕派科技,将东风乘用车旗下三大自主品牌即奕派‌、‌纳米、‌风神‌进行全面整合,构建一体化自主运营平台。

原岚图汽车科技公司副总经理(CTO)及东风公司研发总院副院长汪俊君出任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总经理,此举也体现出东风汽车对新能源业务的重视。


▲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总经理汪俊君

为更快推进奕派科技的产品开发工作,东风汽车研发总院开启“大输血”,敲定了面向奕派科技的首批划转与常态化派驻方案,人员规模约600人。


▲东风汽车研发总院宣讲划转与派驻方案

2、重汽高层大换血 长安拆分软件公司

中国重汽也在日前完成了高层大换血:刘正涛接任董事长,刘伟升任总裁,韩峰进入董事会,同时设立ESG委员会,旨在全面优化治理结构与管理效率。


▲中国重汽董事长刘正涛

此外,业内还传出了长安汽车软件研发团队组织架构调整的消息,长安软件科技公司的大部分研发人员或被拆分,合并到了长安汽车旗下的部门,或其他子公司。

重新梳理研发体系,有助于整合软件研发力量,使各品牌能按需调用资源,避免重复投入。

3、奇瑞迎来理想前副总加盟 智能化团队大洗牌

奇瑞汽车也进行了多轮人事与组织架构调整,主要围绕新能源业务、智能驾驶两大核心板块。

就在昨天,有消息称,奇瑞公司成立奇瑞品牌国内业务事业群,奇瑞汽车执行副总裁李学用兼任奇瑞品牌国内业务事业群总经理,统管星途(聚焦高端品牌星途)、艾虎(聚焦经典产品艾瑞泽和瑞虎)、风云(聚焦新能源品牌风云)、QQ(聚焦小车产品,包括QQ冰淇淋等)四大事业部。


▲奇瑞汽车执行副总裁李学用

此前,传理想、智米的多位核心营销高管集体加盟奇瑞。理想汽车前汽车副总裁刘涛,现担任奇瑞星途事业部副总裁。小米生态链企业——智米科技的创始人、CEO苏峻出任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iCAR品牌事业部总经理。


▲奇瑞星途事业部副总裁刘涛

此外,多个信源表示,原大卓智能总经理谷俊丽或已启动离职程序,其团队由雄狮科技总经理邬学斌接管。36氪汽车也称,原大卓智能二号人物张晓洪在奇瑞智能化中心成立后离职。


▲原大卓智能总经理谷俊丽

东风、长安、重汽、奇瑞人事变动的背后,都是为了通过组织精简、提升决策效率。

4、比亚迪吉利长城高管大调整 加快补短板

车圈近一个月的人事“地震”,民营造车三强也并未缺席。

比亚迪、长城、吉利这三家车企的高管调整,主要是为了进一步补充短板,提升营销、技术、海外运营等能力。

比亚迪人事变动围绕中高端新能源品牌革新海外市场拓展两条主线进行。

比亚迪原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与腾势方程豹直营事业部总经理李慧的岗位对调,有望通过高管多元化管理经验赋能不同业务板块,进一步强化组织活力。


▲原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图左)、原腾势方程豹直营事业部总经理李慧(图右)

为加速欧洲市场布局,有报道显示,比亚迪挖角Stellantis高管拉斯・比亚尔科夫斯基负责德国业务,反映出比亚迪对具有海外经验人才的渴求,体现出国际化布局的重视。

长城汽车也任命哈弗品牌技术总经理吕文斌,担任欧拉品牌一把手,吕文斌从技术走到营销台前,有望重塑欧拉品牌,助其吸引到更多目标客群的关注,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进程。


▲长城汽车欧拉品牌总经理吕文斌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确认,原上汽名爵品牌事业部总经理周钘已经加入吉利,担任领克常务副总经理,有望进一步加强营销能力。


▲吉利领克常务副总经理周钘

国内传统车企的人事变动既是应对市场竞争的短期策略,也是适应行业变革的长期布局。

未来,如何在组织效率、人才结构与技术路线之间找到平衡点,将决定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时代的生存空间。

三、6家海外车企密集变阵 中国本土高管崛起

从海外汽车品牌的人事变动案例来看,随着传统跨国车企在智能电动领域的深入,海外汽车品牌对于中国高管的需求正与日俱增。

特斯拉原制造与运营副总裁奥米德·阿夫沙尔遭解职后,CEO马斯克宣布直接接管欧美销售业务。而高级副总裁朱晓彤则升任全球制造业务负责人,并继续统领亚洲销售。


▲朱晓彤和马斯克

目前,上海超级工厂零部件本土化率超95%,朱晓彤接管全球工厂后,有利于推广上海工厂经验至全球。

奔驰中国成立了数字化与传播部门,任命传播与市场营销总监周娟为数字化与传播副总裁,周娟是在奔驰摸爬滚打19年的老将,此举旨在提升品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奔驰中国数字化与传播副总裁周娟

而大众集团人力资源负责人Gunnar Kilian的离职,则是因为与管理层对控股公司管理策略存在分歧,反映出传统车企在应对市场变化时的决策困境。

结语:车企高管换防迎战下半年

近一个月,车圈已经有超30名高管岗位变动,事件之纷杂、时间之紧密,也体现了整个汽车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多家车企都在经历转型寒冬。合资销量不振,本土传统车企转型缓慢,新势力车企洗牌加剧,不少车企开启自救模式,调整对组织架构,以便应对今年更卷的车市。

可以预料到的是,2025年下半年中国车市竞争会更加激烈。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