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上海首次验证“电算协同”新模式,算力“跨越千里”仅需3分钟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任飞扬 上观新闻 时间:2025-07-09 00:28:29



近日,上海电网首次完成跨省算力转移技术参与虚拟电厂调峰响应测试。位于浦东临港的中国电信智算中心接收到虚拟电厂的调度指令。仅仅3分钟后,该中心正在运行的人工智能计算任务便“跨越千里”,平稳转移到了湖北十堰的数据中心。与此同时,临港智算中心的单机用电负荷则下降了75%。

这标志着电力调度与算力调度首次实现了跨省域的协同联动,打通了一条“电算协同”的新路径,也为大型数据中心这类“用电大户”参与电网调节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随着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中心作为支撑其运行的“数字底座”,用电量持续攀升。这些数据中心配备了多种可调节的电力资源,如柴油发电机、不间断电源(UPS)和蓄冷设备等,是构建虚拟电厂的重要力量。此次测试的核心创新点在于,不仅调动了数据中心的电力资源,更巧妙地利用了其内部可灵活调配的“算力”资源。通过将计算任务从用电高峰期的上海临港,实时转移到电力供应相对充裕的湖北十堰,实现了在不影响计算服务的前提下,有效降低本地电网高峰时段的负荷压力。

“这次测试成功,意味着我们找到了一种利用‘算力’来辅助‘电力’平衡的新方法。”国网上海浦东供电公司临港能源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袁一鸣表示,“未来,我们可以更智能地引导数据中心的计算任务。比如,在用电高峰时段,将任务转移到电力负荷较低或清洁能源丰富的地区,这样既能帮助电网‘削峰填谷’,保障供电安全稳定,又能促进更多绿色电力的消纳,助力上海建设更清洁、更低碳的城市能源体系。”

经测算,临港智算中心若将全量算力资源投入虚拟电厂响应,最多可降低8兆瓦负荷,相当于为临港地区新建一座小型调峰电站。

原标题:《上海首次验证“电算协同”新模式,算力“跨越千里”仅需3分钟》

栏目主编:李晔

作者:解放日报 查睿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