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组的5个组员,终于齐了……最晚到的台湾同学因为台风延误,今天凌晨才飞到上海。”在上海二工大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的机器人平台前,大二学子李玉浩已在准备编程,他和同组小伙伴分工互补,从建模到装配,比拼机器人系统集成赛项。
7月8日,2025年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青年技能邀请赛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开展。来自海峡两岸及港澳的近90名选手参加了机器人系统集成、CAD机械设计、网站技术、物流与货运代理、美容、美发等6个赛项,其中团体项目跨地区抽签分组协作,产生金奖、银奖、铜奖、优胜奖及其他各类奖项。
走进世赛项目上海集训基地。徐瑞哲 摄
技能成才,匠心筑梦。世界技能组织董事会成员、竞赛委员会主席冯建强博士表示,这项在沪首办的赛事,以2026年上海承办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为契机,对接这一“技能奥林匹克”的世赛标准和规范,深化两岸及港澳青年人才交流。他认为,技能大赛不仅仅是一种“竞赛”,也是一种“运动”,从职业教育到技工培养领域,不论对青年、家庭还是社会,其重视度和影响力都在日益提高,取得了非常大的跃升。
来自香港职业训练局青年学院的17岁小伙子邵应权,在港修读国际课程,此次报名参加CAD机械设计赛项。在二工大工程实训中心,他与各地选手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方法设计木质F1车模。邵应权先从3毫米厚的薄板上取材,按图纸拼搭出赛车;随后,根据赛题的三维尺寸,利用设计软件对赛车的前后翼共6个部件进行重新设计;最终,按其设计的新图纸切割出板材,完成前翼和后翼换装。
两小时后,决定胜负的是一条25米长的测试赛道,各型车模一一上道竞速,基本上只要1秒多就飙完全程。同时,组委会还要求每辆新设计的车模都打上激光雕刻的LOGO,并将设计者的名字标在车身上。“我平时就喜欢画画,对于机械设计结合很感兴趣,希望通过比赛交流互鉴、切磋经验。”邵应权笑着说。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2023级研究生张燕等设计大赛标识。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此次六大赛项覆盖高新科技与传统手艺,既有参赛人数最多的机器人系统集成,也有为新娘盘发美甲的美发美容,还有为客户提供“海陆空”最佳物流方案的货代。今年赛事负责人张飞表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以赛促学、以赛会友”,大赛还安排了赛前互动会、文化艺术体验、文化参访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上海市委常委陈通等出席活动。
原标题:《从集成机器人到美发美容,海峡两岸及港澳选手虽被台风延误,仍如约来沪切磋》
题图徐瑞哲 摄
题图说明:二工大比赛场所。
作者:解放日报 徐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