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中国主流车企们有一个有趣的共识,:产品清单里,必须得有一台能打的大型 SUV,三排座,油电同吃。
这片曾由奔驰、宝马的百万级 SUV 所定义的细分市场,在被理想、问界证明是一座富矿之后,迅速成了全行业的引力中心。如今,这里玩家云集,战况激烈,谁想在这里站稳脚跟,都得亮出真正的底牌。
今晚,极氪加入了战局,旗下首款混动大六座车型——极氪 9X,正式亮相。
1400 匹,3.1 秒,和超跑抢饭碗
在极氪看来,当下混动与增程市场最大的痛点,是用户日益增长的「纯电需求」与产品普遍落后的「400V 架构」之间的矛盾。虽然这些车可以加油,但每逢出行高峰,高速充电站依旧不乏混动车型的身影。
极氪科技副总裁徐云在发布会上引用了一句用户心声:「只要你开过一脚电,就不想再加一滴油」。
极氪的想法是,既然你非要用电,那么就用得爽快一点,他们给出的答案是浩瀚超级电混。
这套系统并非简单的油电相加,而是基于极氪的纯电技术积累,从性能、续航、补能三个维度,提升混动产品的体验。
首先是性能。
极氪 9X 搭载的三电机系统,总功率突破 1030 千瓦,换算成马力就是超过了 1400 匹。这让一台全尺寸 SUV 的零百加速时间缩短到了惊人的 3.1 秒,不仅超越了对标的保时捷卡宴,即便是和法拉利 Roma、保时捷 911、兰博基尼 Huracán 比比加速,也完全不是问题。
▲ 极氪在发布会上呈现的加速比赛
更重要的是,极氪还解决了混动车普遍存在的亏电性能衰减问题,凭借一台专门定制、热效率高达 46% 的 2.0T 发动机,即便在电量仅剩 20% 的亏电模式下,极氪 9X 的零百加速也仅比满电时慢 0.2 秒,几乎做到了无差别体验。
其次,是真正的长距离纯电续航。
浩瀚 S 架构源于纯电平台,这让它在三电系统布置上拥有天然优势。极氪为 9X 塞进了一块混动产品中前所未有的 70 度大电池,将 CLTC 纯电续航里程直接提升到了 380km。这意味着,在绝大多数日常通勤场景中,极氪 9X 完全可以作为一台纯电 SUV 来使用。
最后,是补能效率。
电池大了,充电速度也必须跟上。依托 900V 高压架构和与宁德时代联合开发的 6C 电池,极氪 9X 从 20% 充至 80% 电量仅需 9 分钟,比市面上绝大多数纯电车型还要快。
找不到充电桩?别忘了它还有一台发动机。
极氪 9X 发动机的峰值功率高达 145kW,这个功率甚至超过了不少快充桩,即便是车辆持续以 120km/h 的高速行驶,也可以实现边开边充电。
一台会思考的「公路坦克」
拥有了媲美超跑的加速和后顾无忧的能源体系,只是成为旗舰的第一步。对于一台全尺寸 SUV 而言,如何将这超过 1400 匹的强大马力平顺地传递到地面,并转化为顶级的行驶质感,是更严峻的考验。
这,便是浩瀚 AI 数字底盘需要回答的问题。它的目标非常明确:在一台车上,同时实现劳斯莱斯库里南的稳定舒适,和路虎揽胜的全地形能力。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硬件肯定是要堆的了。
极氪 9X 全球首发「闭式双腔空气悬架 + 双阀 CCD 电磁减振器」,再配合 48V 主动防倾杆技术,这三者的组合,在硬件规格上已经超越了现有的百万级旗舰。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中国品牌第一次用上主动防倾杆,在以往,我们只能在劳斯莱斯库里南、阿斯顿·马丁 DBX 上看到这项配置。
这些顶级硬件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性能提升。双腔空悬不仅能实现媲美硬派越野的 288mm 最大离地间隙,其悬挂抬升速度更是传统方案的四倍以上;48V 主动稳定杆则赋予了这台大型 SUV「接近零侧倾」的动态表现,在发布会的绕桩测试中,其姿态控制甚至不输库里南。
极氪还提到,硬件堆料只是基础,真正的颠覆在于让底盘拥有一个「大脑」——定盘智能中枢。它并非一个孤立的底盘控制器,还能够实时调用辅助驾驶系统的算力和感知能力,对车辆动态进行预判和指挥。
例如,在侧向碰撞发生前的瞬间,系统可以利用感知硬件提前预判,主动抬升一侧车身,用最坚固的门槛梁去抵御撞击;在时速 120km/h 的干湿混合路面高速行驶中,即便发生单侧轮胎全爆,系统也能在 200 毫秒内完成动力和悬挂的重新分配,确保车辆直线稳定刹停。
甚至在面对看不见的横风时,底盘也能提前识别并主动调整悬挂和转向,在十级狂风中将车身偏移控制在 20cm 以内。这种预见风险、化解风险的能力,是其与传统底盘最本质的区别。
接着,就到了极氪发布会上必不可少的「安全环节」。
徐云表示,极氪 9X 的车身扭转刚度达到了的 41600 牛·米/度,一举超越了库里南保持的 SUV 纪录。这背后,是四大一体式压铸集成结构等工艺的应用,以及 A、B 柱的 2000 兆帕超高强度钢。同时,针对混动车型的特点,极氪还首创了「第三吸能盒」,放置在发动机和乘员舱中间。
如果说浩瀚安全盔甲构筑了被动安全的坚固防线,那么千里浩瀚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则专注在主动安全和未来出行体验上。
极氪 9X 的智能座舱标配两颗 8295 芯片,而在其顶级的 H9 智驾方案中,更是全球首发搭载双 NVIDIA DRIVE Thor 芯片,总算力超过 1400 TOPS。这为整套复杂的算法系统提供了充裕的算力冗余。
在感知硬件上,极氪 9X 带来了行业唯一的 5 激光雷达方案,首次实现了激光雷达 360° 的全方位覆盖,配合全车总计 43 个感知单元,构筑了一个无死角的感知矩阵。
这套顶级的软硬件组合,让「无图园区漫游」等高阶功能得以实现。
比技术更难的,是讲好一个故事
就在几天前,吉利集团公布了上半年的销量战报。在一片高歌猛进的数字中,极氪的成绩单显得有些刺眼。当吉利新能源整体同比猛增 126%、银河系列势不可挡之时,被整个集团寄予厚望的极氪,增长率却仅为 3%。
这个数字,与年初定下的宏大目标形成了鲜明反差。因此,今晚发布的极氪 9X,它所承载的使命远比看上去更沉重:它不仅是一款旗舰产品,更承载着重新拉动品牌增长的厚望。
在这个价位段,竞争的本质,是技术实力与品牌价值的正面碰撞。而品牌价值,恰恰是极氪需要直面的挑战。
全球汽车调研机构杰兰路(JATO Dynamics)近期发布的 2025 上半年品牌健康度研究报告显示,在行业整体口碑下滑的背景下,理想与问界的 NPS 仍高居行业前两位。
NPS,即用户净推荐值,是衡量品牌忠诚度和口碑的黄金标准。它只问一个核心问题:你有多大意愿,把这个品牌推荐给亲友?
理想与问界的成功,再次证明了高用户推荐度与市场领导地位之间的强关联。而极氪,则以 31.4 分的得分,排在了 44 个品牌中的第 41 位,处于垫底水平。
这个数字,比 3% 的销量增速更令人警醒。它意味着在最核心的用户群体中,极氪的品牌推荐意愿已处于冰点。这不仅影响当下的销售,更在透支未来的品牌潜力。
对于极氪这样的处境,我们并不陌生。此前的极氪 009 光辉版,在产品力上同样登峰造极,但市场的反馈却始终有些不温不火。这似乎印证了一个事实:
在高端市场,技术的领先,并不能完全自动地兑换为品牌的尊贵。
极氪 9X 已经用浩瀚-S 架构证明了自己有能力造出一台技术上无可匹敌的机器,但比造出一台好车更难的,是构建一套能引发用户深度共鸣的品牌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