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飞书“回来了”?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顾雨柔 北京商报 时间:2025-07-09 22:20:39

飞书未来无限大会召开前一天,钉钉官宣了最新AI表格产品,7月9日飞书大会现场,具有AI功能的多维表格业务出现在展区入口不远处。

当天飞书推出了包括知识问答、AI会议等多个新品,打头的是多维表格升级版,该功能将支持钉钉和企业微信平台。2024年至今,飞书和钉钉分别经历裁员和高管调整,一年前飞书CEO谢欣预计,当年ARR(年经常性收入)3亿美元,钉钉配合阿里集团智能化战略,企业微信依旧背靠微信享红利。作为后来者,飞书从知识密集型企业切入市场,如今与前辈的客户和业务重合越来越多,表格业务只是其中之一。


上架钉钉和企业微信

新品发布后,飞书首席商业官林婵的手机"爆了",她没想到反响最强烈的是"飞书多维表格要上架钉钉和企业微信"。

"这让我很感慨,本身大家就应该开放,怎么变成惊喜了呢?"林婵还公开提醒钉钉,"加速一下应用市场的审核速度,企业微信的流程早走完了"。

7月8日—9日,表格这两个字和钉钉和飞书结对出现的频率很高。

前一日钉钉发布全新AI表格,让每一个单元格成为AI的入口,并推出"表格即文档"功能,把文档融入数据表。次日,谢欣在介绍飞书新品时,将多维表格排在第一位,飞书多维表格负责人施凯文一上台就分享了最新数据,"飞书多维表格月活即将突破1000万"。

具体到产品,飞书发布了多维表格应用模式,用多维表格搭建销售、人力、电商等系统,无需采买、无需研发介入,一线员工在短时间内可打造属于自己职业的业务系统,小企业可以用来管理公司,大企业也可用来管理专业流程。

BI(商业智能)分析也是施凯文强调的功能,以一个销售仪表盘为例,用户可通过切片器功能一键创建数据切片,立即看到对应销售经理,在特定销售日期下成单金额大于X的所有数据。目前多维表格的单表容量1000万热行,较2024年翻10倍。

有趣的是,钉钉和飞书在定义自己的表格产品上也默契十足,钉钉说,"用一张表为千行百业构建智能业务系统",飞书表示,"飞书多维表格真正成为业务系统"。

分级的AI应用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台下的帆软软件有限公司战略副总裁沈涛,通过两家切入市场的角度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飞书一开始切的是知识密集型企业,这类企业用文档、表格类产品比较多,钉钉以销售型、制造型企业起家,更注重管理,两家的产品目标客群不太一样"。

同行看应用是一个方向,自己看应用是另一种观察角度。7月9日,飞书宣布将AI应用分成四个等级:M1——概念验证,只做内部演示,别对外发布;M2——早期试用,给愿意尝鲜的用户用;M3——成熟应用,可以大规模使用;M4——完全成熟,在适合的任何场景都可使用。

"好比去吃牛排的时候,我们会想一想选几分熟。"谢欣以此类比AI应用分级,"AI时代挑选软件的方法应该改变。如同大模型比的不是功能差异,而是生成质量、理解能力一样,AI应用也应该就效果进行选择,企业发布AI产品时也应该参考上述标准,给客户合理的预期,避免不必要的焦虑。"

以当天新品为例,飞书"知识问答"是M3级别,知识问题可以通过调用聊天记录、会议纪要、文档等多种日常沉淀的信息,回答企业里的相关问题。"之前出差前,团队会沟通要约见哪些客户,少说也要两三个小时,遇到小伙伴不在岗位就要五六个小时,但现在我只需要问飞书知识问答,5分钟就可以给出拜访清单、优先级、话题要点等",林婵说。

当天升级的飞书智能会议纪要属于M4级别,这也是同行标配的AI产品。

一些商业化的默契

对于分级标记,有参会嘉宾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是聪明的做法",也有人认为,"怎样界定是哪个成熟度见仁见智,有些应用我们测评后认为可能是M2级别,但是平台认为是M3,就跟新能源企业介绍车续航里程一样,企业会做更有利于自己的分类"。

站在产品的角度,文渊智库创始人王超认为,"飞书的产品能力强,更懂小企业,营销市场推动做得好,但规模小。企业微信有微信撑腰,可以坐等客户上门,钉钉背靠阿里云,大树底下好乘凉"。有报道称,2025年中国协同办公市场暗流汹涌,钉钉、企业微信占据75%份额。

关于收入和盈亏,三家在2025年都选择低调。

一年前,谢欣预计飞书2024年ARR将超3亿美元。此前,飞书在内部会议中曾宣布,2022年ARR 1亿美元,较2021年增长2.7倍。2025年飞书未来无限大会上,飞书拉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给自己站台,展区大部分的位置留给了客户。

钉钉曾公布其2025年上半财年(2024年4—9月)的ARR为2亿美元,并计划在2025年实现盈亏平衡。企业微信方面则在2024年初透露,有信心今年(2024年)在企业微信、钉钉、飞书中率先实现盈利。

不过,北京商报记者就最新收入、盈亏情况采访了飞书、钉钉,两家未予回应。腾讯2024年四季度财报简单提及企业微信:得益于AI技术的深度应用,四季度企业微信收入翻倍,腾讯会议收入同比增长超40%。

"打了这么久,三家其实还是在比拼产品,看哪家的产品和AI结合得更有生产力,本质上是底层模型的能力,而不是收入和盈利能力。"王超还补充,"不是对手太厉害,是中国企业软件赚钱难。"

北京商报记者 魏蔚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