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1500亿,清华学霸干出超级IPO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冯璃月 投资家 时间:2025-07-09 22:23:34



中国半导体备受瞩目的独角兽,要IPO了。

作者 | 老高

来源 |投资家(ID:touzijias)

中国半导体备受瞩目的独角兽,要IPO了。

投资家网获悉,证监会官网近日传出大消息,“国产DRAM内存芯片之光”长鑫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鑫科技)已向安徽证监局提交上市辅导备案。若顺利,全球内存芯片格局或将改写。作为国产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的希望,长鑫科技一路走来,得到了合肥市及各路“顶流”VC/PE、产业资本倾力支持,公司成立至今斩获超40家机构投资。

2016年成立的长鑫科技,拥有中国半导体行业“天花版级”配置。公司掌门人是大名鼎鼎的半导体“传奇”、清华“学霸”朱一明。他17岁考入清华大学,5年内读完本硕,师从“科学巨匠”杨振宁校友。2005年,朱一明回国创立兆易创新,弥补国产内存芯片空白。

十年后,朱一明带领兆易创新登陆A股,巅峰市值超1400亿元。为了让中国动态内存芯片在全球占据一席之地,朱一明决定二次创业,他在合肥市的帮扶下成立了长鑫科技及子公司长鑫存储,并一路高歌猛进。天眼查APP已披露融资中,长鑫科技A轮融资156.5亿元,C+轮融资83.9亿元,战略融资108亿元,缔造了令外界震惊的融资“神话”。IPO前,长鑫科技最新估值约1500亿元,无控股股东,一旦上市成功,合肥市将会闯出一个超级IPO。

2025年,中国芯片半导体最值得期待的独角兽要IPO了。

这个消息让创投圈、芯片半导体行业格外振奋。长久以来,半导体细分领域DRAM内存芯片一直被视为超难攻坚的方向。全球市场“寡头”竞争激烈,三星、SK海力士等公司长期占据行业主导地位。而DRAM产品则直接影响着智能手机及智能终端、应用的方方面面。

只要是存储数据的智能产品,就离不开内存芯片与内存条,它的价值排在芯片半导体行业顶端。中国内存芯片不可能永远受制于人,在海外求学深造的全球内存芯片技术大牛朱一明站了出来。彼时,朱一明在海外已取得成就,他研发出了一种低成本、高性能的SRAM芯片。

SRAM是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它与DRAM共同构建了内存生态。朱一明深知SRAM对中国芯片半导体发展的重要性与意义,他果断回国,在清华校友的鼓励下成立了“芯技佳易微电子(兆易创新前身)‌”继续攻坚SRAM芯片。清华校友帮了朱一明不少忙,协助筹集融资,让“芯技佳易微电子”走下去。清华校友相信朱一明和他的芯片公司,一定能创造“奇迹”。

这种信任源自朱一明学生时代成绩斐然。他少年成名,17岁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5年内完成了本硕学业,是同学及家长眼中的“天才”。清华毕业,远赴海外的朱一明学术水平更上一层楼,他师从“科学巨匠”杨振宁校友,凭借对半导体超高的理解名震美国硅谷。

硅谷芯片巨头抢朱一明抢疯了,他想的却是搞出成熟的技术,带回祖国。2005年,兆易创新正式成立,朱一明带领团队用3年时间研发出了国内首颗180nm工艺芯片SPI NOR Flash,奠定了国产存储芯片的自主化基础。此后,兆易创新不断打磨技术与产品、拓展客户。到了2014年,公司的NOR Flash出货量已突破10亿颗,跻身全球主要SRAM供应商。2016年,兆易创新登陆A股。朱一明收获财富的同时,把兆易创新的NOR Flash份额干到了全球第二。

别的创业者把公司做到IPO,估计想的是如何套现巨额财富,朱一明想的是,单做SRAM远远不够,中国内存芯片若要腾飞,就得把DRAM芯片也做起来,彻底摆脱海外技术束缚。

2016年,把兆易创新带到IPO的朱一明没有任何停歇,同年就筹划了DRAM事业。

一般情况下,即便是“勤奋”的创业者,IPO后也会享几年福。朱一明没有,他几乎把所有精力投给了芯片,跟全球巨头抢时间、拼速度。朱一明清楚,“一个人或一个团队的能量终归有限。”芯片创业很难逃出周期,想尽快跟上全球领先的商业化步伐,必须汇集能量。

在朱一明努力下,合肥市成了长鑫科技最重要的支持者,中国硬科技由此开启了新时代,即地方参与创业,提供资金、技术、资源、人才等多角度、全方位扶持,大大缩短了硬科技个体创业的周期性。简单来说是,“把一件20年才能干好的事,10年干成且更为出色。”

长鑫科技就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帮扶案例。有了合肥市及地方产业基金合肥产投集团背书,长鑫科技“光速”成长,公司成立的2016年,启动了中国首个自研DRAM芯片项目,两年建起了合肥基地一期厂房,试产首颗8Gb DDR4样品,突破国产DRAM“零量产”瓶颈。

次年,长鑫科技的首颗8Gb DDR4芯片亮相世界制造业大会,获首笔订单,走向商业化。太快了,当年特斯拉进入上海,让全球感受到了“中国速度”,长鑫科技的速度更为惊叹。2019年,长鑫科技基石投资者带头创新拥抱市场化,引入外部资本,发力区域硬科技创业。VC/PE、产业资本闻讯长鑫科技融资,从四面八方赶来合肥市,共襄盛举。

2020年,长鑫科技缔造了创投圈、芯片半导体融资“神话”,早期A轮就得到了156.5亿元资金。长长的投资方名单汇集了芯片半导体行业的“顶流”机构,海通开元、人保资本、普罗资本、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中金资本、君联资本、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招银国际资本、农银投资、安徽投资集团、国寿投资、建银国际、TCL创投、招商证券等跑步入场。

有了充足资金、市场化资源,长鑫科技在国内多地建立了研发中心、厂房及生产线,量产DRAM芯片,研发出了17nm DDR5。2021年,长鑫科技斩获数十亿元B轮融资、5亿元C轮融资,朱一明的兆易创新加码投资,用成熟的芯片经验、技术团队提速长鑫科技。2023年,长鑫科技申请硅通孔堆叠技术专利(2025年公示),同年它们发布了‌12Gb LPDDR5颗粒‌,实现国产DDR5内存“零突破”,补齐国产智能手机、智能终端产业链的最后一环。

至此,长鑫科技渐渐蜕变为一家立足全球、技术领先、探索商业化的芯片半导体独角兽。2022年-2024年,公司外部股东进一步扩大,拿到83.9亿元C+轮融资,108亿元战略融资,放眼整个中国芯片半导体行业,风头无二。这两轮融资吸引了“中国三大CVC”里的腾讯投资、阿里巴巴等一大批新机构、老股东,长鑫科技的投后估值攀升,披露数据达到1400亿元。

国产DRAM巨无霸,呼之欲出。

随着“人工智能+产业”时代到来,国产DRAM市场正被持续放大。

根据时下最火爆AI大模型DeepSeek分析,“DRAM芯片在人工智能时代,市场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尤其在高带宽内存和AI芯片的需求推动下,DRAM行业将迎来历史性机遇。”

DeepSeek进一步指出,“这个机遇是国产替代的历史性机遇。”一是,三星智能手机出货量低迷。2025年,三星全球市场份额下滑,增长乏力。其中,欧洲市场2025年Q1出货量同比降2%,印度市场份额跌至第三,2024年Q4单季出货量暴跌29%。非洲、拉美市场则被传音、小米挤压。二是,全球智能终端内存芯片供应商降低了2025年第二季度市场预期。

SK海力士、美光科技等持“悲观”态度。相反,国内DRAM市场需求不断释放,除了智能手机外,DRAM的大户是中国独占鳌头的新能源汽车行业。DRAM会大幅提升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车载芯片性能,LPDDR5可满足新能源汽车导航图像和驾驶舱单元的复杂运算需求。

国产DRAM究竟会带来多大的市场空间,DeepSeek也没给出答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DRAM要跟着各行业的需求“进化”,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这或许便是国产DRAM芯片领头羊长鑫科技征战IPO的原因,创业公司的股权稀释有限,二级市场的融资吸纳“无限”。

由于长鑫科技只是向监管提交A股上市辅导备案,没发布招股书,尚不清楚该公司的营收、盈利情况。但长鑫科技布局产业链、客户众多。智能终端设备厂商方面,公司与小米、vivo、OPPO、传音、联想、华为、海信等头部公司建立深度合作关系,通过分销、代理模式产品覆盖消费电子市场。2024年底,长鑫科技‌月产20万片晶圆,占全球DRAM产能约10%。

值得注意的是,在长鑫科技筹备IPO不久,外界披露了它们的最新估值,约1500亿元。2025年,长鑫科技并未公开披露新一轮融资,公司最后一轮融资在2024年。如果公司未引入融资,估值上涨,说明市场对长鑫科技的预期极高,原来的1400亿元估值是被“低估”了。

二级市场的预期确实很高,长鑫科技未IPO,“长鑫概念”开始在股吧流传。毫无疑问,长鑫科技要是A股IPO,势必会带来一波造富盛宴。天眼查APP显示,IPO前,公司无控股股东,合肥清辉集电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24.3204%,是第一大股东。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持股9.8001%,‌兆易创新持股0.9527%,长鑫科技董事长为朱一明。

其实长鑫科技股权结构在创投圈挺罕见,朱一明的创业与众不同。正常来说,“很多创业者是,想办法获取股权与控制权,这样公司在IPO时,可以确保最大程度的财富增值。”

朱一明很特别,他是真的有梦想。因为,早在2020年,手握兆易创新的朱一明个人财富值就达到了100亿元。而他打造长鑫科技的初衷,是见证中国DRAM内存芯片技术一飞冲天。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