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破防了:小鹏新车豪赌00后审美上限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如风 白希文 时间:2025-07-10 00:31:07

小鹏扭亏的起点,是那台名叫MONA M03的车。它长得中规中矩、价格诱人,是一款稳妥得不能再稳妥的“走量机”。靠这台车,小鹏终于走出了亏损的泥潭,账面开始好看了。

但显然,何小鹏不是个只甘心做账面好看的CEO。他要飞行汽车,要机器人狗,也要下一台能炸裂市场审美神经的电动轿车。他想赢,不是靠性价比,而是靠话题和审美锚点。

于是,新一代P7来了。作为品牌曾经的旗舰,它不是平替MONA的乖宝宝,它的使命是继续做“先锋符号”,在新一代中产面前扮演“科技icon”的角色,哪怕代价是被误解、被冷落甚至被嫌弃。

第一代P7已经尝试过一次。那个时候小鹏就敢上剪刀门,企图让90后客户体会到“走在时代尖端”的快感。但结果是,被蔚来、理想、特斯拉三面夹击,连个浪花都没翻起来。

那是因为,90后的审美还没那么野。他们是被iPhone定义美学的一代,讲究极简、平衡、规矩和价值理性,剪刀门在他们眼里只是PPT里的浮夸装置,不值钱。

而到了00后甚至05后,美学标准已经彻底裂变。他们爱B站网红爆改,也爱王者荣耀里亮瞎眼的皮肤,酷炫、个性、强符号感才是关键。他们不是在选车,是在选身份标签。

何小鹏敏锐地嗅到了这一点。所以,新P7干脆把造型改得面目全非。你说它像机甲龙,也行;你说它像二十年前的雪铁龙C6,也能解释得通。总之,它跟市面上99%的电动车都长得不一样。

它不再靠剪刀门博眼球了,而是整体设计风格压根就不像“这个时代的产品”——它像一个穿越来的AI座驾,带着某种非主流的法式审美混搭工业重构感,横冲直撞地闯进这个规矩审美横行的时代。

这,是一次有极大风险的豪赌。

因为00后在审美上虽然更奔放,但也更挑剔。他们从不为品牌历史买单,也不为科技幻想埋单。他们要的是精准戳中自己的“G点”,不是企业自我感动式的“设计哲学”。

所以,如果这台车能在他们心中激起“好特别啊,我喜欢”的第一印象,它就可能成为00后人生第一辆高级电动车。但如果是“这什么鬼造型”,那对不起,它连打开选车清单的机会都没有。

长城沙龙机甲龙之所以沉寂,是因为它只学了个形,不懂这个时代的魂。而P7不一样,它试图用AI语义、交互体验、HUD场景和整车姿态去与年轻人共情,这是一场“从设计到脑电波”的强势沟通。

何小鹏想把P7打造成设计领域的锚点,像当年的C6一样做个孤勇者。他想抢先一步锁定05后用户的审美神经,就像华为抢先定义智能驾驶一样。成了,是行业新纪元;败了,是财报黑洞。

从企业视角看,这不是产品,是一场品牌的生死试探。它代表了小鹏愿不愿意摆脱“靠技术说话”的传统路径,转而走向“靠设计抢心智”的快车道。

总结一句话:MONA M03让小鹏活下来了,但新P7决定它能不能飞起来。这场审美豪赌,是把刀架在小鹏未来盈利能力上的艺术秀。好看,好刺激,也好危险。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