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资讯 » 正文

董事长专访丨宇电温控科技创新引领半导体精密温控国产替代进程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钟景轩 集微网 时间:2025-07-10 01:31:45

在半导体产业的精密制造版图中,精密温控技术犹如一颗隐匿的明珠,虽鲜少站在聚光灯下,却以其精准的调控能力,为芯片制造的各个环节提供着不可或缺的支撑。

随着半导体产业加速向中国市场转移,精密温控技术的市场需求持续攀升,中国本土企业正以创新实力重塑市场格局,解决行业关键元器件“卡脖子”问题。厦门宇电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宇电温控科技”)作为国内工业温控领域的“隐形冠军”,历经35载技术沉淀,成功突破半导体级温控技术壁垒,实现了从光伏到半导体设备的全产业链国产化替代。

近日,笔者有幸采访到宇电温控科技董事长周宇,其深入剖析了半导体精密温控市场的现状、宇电的切入契机与发展历程,以及其在半导体领域的创新布局与长远规划。

破局:顺势挺进制造业“金字塔”

在半导体芯片制造的复杂流程中,精密温度控制技术是确保芯片良率与性能的关键因素。从光刻、刻蚀、薄膜沉积等前道工艺,到固晶、塑封、测试等后道环节,几乎每个环节都对温度精度有着严苛要求。哪怕是微小的温度波动,都可能导致线路图案失真、薄膜厚度不均等问题,给企业带来百万甚至千万元以上的损失。因此,温控器的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半导体生产的质量与效率。

精密温度控制技术对半导体行业制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用于半导体前道设备的高端温控器对于测量精度和控制算法都有严格要求,这一领域长期被美国WATLOW为首的进口品牌所垄断。国产化严重不足。这种供给端被海外品牌垄断的情况使得我国半导体行业在温控环节面临“卡脖子”风险。

而作为首个获得半导体龙头供应链入场券的国产品牌,宇电温控科技通过长达两年的研发、测试,最终打破了半导体温控领域的进口垄断。

这一突破的契机始于光伏行业(泛半导体领域)。新冠疫情期间,进口温控器出现交期不稳定、价格大幅上扬的情况。国内光伏设备企业因无法购买到足够数量的进口品牌温控器,面临停产风险,紧急寻求国产替代方案,宇电临危受命、全力攻坚,仅用一个多月就完成了首台AI-8高性能串级温控器样机的开发,并在两个月内通过客户严苛测试,最终实现批量交付。

AI-8的成功验证了宇电在高端温控领域的技术实力。而随着地缘政治的影响,国内半导体设备企业加速寻找国产供应商,光伏作为泛半导体行业,彼时在光伏行业成功替代进口温控器并实现市占率第一的宇电温控科技,迎来了进入半导体行业的机会。

为满足半导体前道工艺对温控器的极致要求,宇电投入两年时间进行深度研发与测试,以长期主义的企业价值观不断打磨产品,为批量化进入半导体行业做好充分准备。在周宇看来,半导体是温控技术的最高端领域,攻克这一领域不仅能带动企业整体技术升级,更能填补国内空白。“温控器虽仅占半导体设备成本不足1%,却直接影响整机性能和产线良率。国产化不仅是成本考量,更是产业链安全的必选项。”他表示,宇电温控科技切入半导体市场,既是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也是自身技术积累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公司的目标是打破海外垄断,为国产半导体产业链的自主可控提供核心支撑。

领航:技术上从跟跑到领跑的角色转换

在详解宇电如何突破半导体温控技术进口垄断之前,回溯其发展历程,笔者发现创新和挑战的基因贯穿全程。

1991年,在国内首创PID自整定技术;1998年推出具有自学习功能的AI系列智能温控器,首创可拔插模块化结构,将定制化产品交货期从数周缩短至2~3天,这一创新极大提升了市场响应速度;2012年,自研4 路 PID 温度控制器被科学技术部等四大权威部门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并在新能源锂电行业获得成功应用至今。

2014年,宇电被选为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显示控制仪表分会理事长单位,从主草国内工业温控器最重要的国家标准《GB/T20819.1-2015工业过程控制系统模拟信号调节器》,到参与制定50余项国家/行业标准,都体现了宇电的行业权威地位。

而在2022年,如前述,宇电AI-8温控器在光伏行业开始大规模替代进口产品,打破“国产温控器只能用于低端领域”的行业偏见。

2023年,宇电一举拿下了国内光伏行业几乎所有头部企业。这里面有个故事尤为让笔者触动——在某光伏龙头企业的TOPCon新产线中,进口温控器因无法适应工艺变化导致严重温控偏差,生产线一度停滞。宇电技术团队紧急介入,一周内完成特殊定制产品的研发生产,并派工程师赴泰国现场更换调试,最终使客户产线迅速恢复,日均减少损失数百万元。这一事件不仅彰显了宇电温控科技的技术适应性,更凸显其服务优势——进口品牌技术人员耗时半月未能解决的问题,宇电团队仅用数日便彻底攻克。

这些在光伏行业积累的技术实力与服务经验,不仅巩固了宇电在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更成为其攻克半导体这一更高技术壁垒领域的坚实基础。

时间来到2025年,经过了两年多的研发、测试,宇电温控器在半导体前道设备市场取得重要突破。在半导体行业控温难度极大的金属腔室测试结果中,其研发的高精度多回路温控器,各项数据满足设备厂商和终端的要求,在某些指标甚至优于进口竞品。例如在滞后大控温难度较大的铝金属腔室中,对重复性要求很高的控温曲线最大误差仅0.2℃,同时升温时间可缩短约20%。

同年,公司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的厦门翔安产业园区投入使用,加上湖里园区,两个园区规划年产量达到1000万台,为半导体及各行业客户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宇电温控科技还构建了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返修率远低于市场同类产品,以某光伏领域设备商为例,25万台的大规模应用中,宇电温控器累计返修仅34台,返修率为0.014%,可靠性得到充分验证。而针对半导体级温控器,宇电还引入半导体龙头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今年,宇电温控科技迎来多方面进展,不仅获选为国家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品也同时进入多家半导体设备企业进行测试;此外,在工业级温控器耐高温技术方面也获得突破,产品极限测试能在高达150°C条件下可靠工作,真空环境下测试工作温度也可达125°C,这一产品不仅在锂电行业获得成功应用,也为公司在耐高温方面积累了宝贵的技术储备。

相比进口品牌,宇电温控科技还具备本地化服务和成本优势的双重加持。其技术人员可驻厂支持,问题响应时间以小时计,而进口品牌通常需数天甚至数周。这种“高性能+优服务+低成本”的组合,正推动宇电温控科技从半导体温控市场的“替补队员”逐步成长为“主力选手”。

生态:全方位构建“温控大脑”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上,宇电温控科技正在由单一产品供应商向温控整体解决方案商蜕变,近期发布的五大系列产品,展现了公司在温控领域的技术纵深。

旗舰产品AI-88X8系列高精度多回路温控器集多项突破性技术于一身,测量精度、分辨率、采样速度、控温精度、抗干扰性能、低温漂等六大性能指标均达到行业最高水平,成为替代进口的首选方案;AI组合模式温控器是宇电针对半导体设备等多温区协同需求开发的创新解决方案;AI耐高温多回路温度采集模块,满足锂电等行业高温工况下的温控难题;AI-85XX系列经济型多回路温控器极具性价比;AI-86X8系列通用型温控器则很好地满足了各类工业场景需求。

接下来,面向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新征程,宇电温控科技明确了新发展战略:短期加快对前道、后道等设备的全覆盖,与主流设备商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中期构建温控整体解决方案;长期则致力于打造半导体温控生态链。

作为中国半导体精密温控领域的破局者,宇电不仅要成为创新引领者,更要成为产业链的“温度大脑”,从模块、算法到标准、服务,构建全方位的竞争力,超越单纯的技术替代,转向更高价值的产业生态塑造。

宇电温控科技的快速发展,也为中国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专注细分领域、坚持技术创新、抓住产业机遇,中国企业完全可以在高端制造的核心零部件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