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探索 » 正文

南京都市圈低空经济崛起,无人机跨城协作演绎新篇章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赵云飞 ITBEAR 时间:2025-07-10 10:01:32

在南京都市圈,低空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绘制出一幅幅创新与合作交织的壮丽图景。从无人机技术的研发到实际应用,这片天空下,企业与城市携手共进,共同书写着低空经济的传奇。

在马鞍山,靓马科技的无人机腾空而起,它们背后的“智慧大脑”却位于南京。这家企业的创始人杜绍林,早在马鞍山创办企业之初,就将研发团队安置在了南京,利用南京丰富的科技资源和人才优势,专攻地理信息和软件费控平台的开发。如今,他们的“靓马翼飞平台”已成为安徽省低空智联的重大试点项目,而每天穿梭于南京与马鞍山之间的“双城工程师”,更是成为了推动两地人才流动的重要桥梁。

同样在马鞍山,泓景科技的无人机生产线正忙碌地运转着。这家来自南京的企业,看中了马鞍山毗邻南京的区位优势,选择在此落户。他们的多旋翼大载重长航时无人机H300,翼展超过4米,最大载重可达300公斤,续航时间长达50分钟,足以在宁马两地之间往返飞行。而这样一款高科技产品的关键技术,正是源自南京的研发基地。

不仅如此,在安徽智鸥驱动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里,一款名为“系留文旅eVTOL—凌岳一号”的框架机正在接受最后的检测。这款飞行器即将被送往南京进行整机组装,预计不久后就能与公众见面。智鸥驱动选择南京作为走出马鞍山的首站,并在此落地了“智鸥航空研发中心项目”,旨在抢占低空经济发展的先机。

低空空域,作为串联南京都市圈低空经济的“大动脉”,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25年初,在南京和滁州两市交通运输局的共同推动下,南京都市圈首批两处低空应用场景协同空域获批。这是长三角地区首次实现跨市空域协同管理,为无人机跨城作业提供了便利。同时,南京也在积极探索规划城市内和都市圈低空公共航路骨干网,以长江为轴,划设多条跨江低空骨干航路,共同支撑低空飞行需求。

为了推动低空经济的协同发展,南京都市圈内的城市也在积极行动。南京江北新区发布了“天空智城概念规划”,并同步落地了低空飞行器制造端“共享工厂”。这一举措将依托智能制造产业园,布局“天空智城”低空飞行器装备制造基地,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南京都市圈内的城市还签订了《南京都市圈低空应用场景协同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共同谋划推进低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空域资源协同互联、低空应用场景培育和低空公共航路打造。

南京作为都市圈的核心城市,更是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和《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旨在探索构建南京都市圈低空飞行服务网,支持发展都市圈城际飞行、物流运输等多种类型的低空飞行服务。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南京都市圈低空经济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

如今,在南京都市圈,低空经济已不再是“单兵作战”。从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从场景应用到人才培养,各个城市和企业之间正在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南京的聚隆与滁州联手开展碳纤维复合材料与低空飞行器项目,江苏无国界航空在镇江小镇培养的无人机人才,也正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都市圈各地。在这片天空下,低空经济正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