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创历史新高,但激烈的价格竞争正愈演愈烈。到底谁将降价最狠?
7月10日,据追风交易台消息,瑞银集团在最新研报中称,中国乘用车市场6月再创新高,批发销量达250万辆,同比增长15%,但定价压力持续加剧。
报告称,在激烈竞争中,吉利、小鹏和零跑汽车的折扣幅度超过比亚迪,价格战呈现白热化态势。
瑞银称,这一趋势将直接影响各车企的盈利能力和股价表现,特别是在反内卷的政策下,谁能率先停止价格战将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销量创历史新高,政策刺激显效
瑞银报告称,6月中国乘用车市场再创历史纪录,批发、零售和产量均达到月度新高。
据中国乘用车协会数据显示,6月批发销量升至250万辆,同比增长15%,环比增长8%。零售交付强劲,达到210万辆,同比增长18%,环比增长8%。
产量也加快步伐,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6%。出口同样升至新高,达到48万辆,同比增长28%,环比增长7%。
瑞银称,这一亮眼表现主要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和车企向客户提供的日益增加的购车激励措施。经销商库存指数报告显示,6月为1.42个月,较5月的1.38个月略有上升。
价格战白热化,吉利、小鹏、零跑降价更狠
报告指出,在竞争加剧的背景下,6月各品牌零售折扣普遍扩大。吉利、小鹏和零跑的降价幅度都超过了行业龙头比亚迪。
瑞银称,比亚迪在5月23日宣布新一轮降价,并录得0.6个百分点的额外定价折扣,但交易价格数据显示,竞争对手的降价力度更为激进。具体来看:
吉利零售折扣扩大3.1个百分点,其中吉利E5、星舰7和星愿位列当月折扣增幅最大的车型之列。
小鹏G6、P7+和Mona M03的零售折扣涨幅也位居前列,6月录得3.5个百分点的折扣增长。
零跑汽车零售折扣扩大1.2个百分点,C01、C11和C16车型均增加了折扣力度。
瑞银称,比亚迪在7月1日减少零售激励措施后,市场密切关注竞争对手是否也会暂停价格战。
如果在政府反内卷政策下价格竞争暂时缓解,投资者情绪和股价表现可能受到积极影响,特别是考虑到比亚迪当前的市场情绪已相当负面。
新能源车渗透率稳步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6月汽车销量数据中,新能源车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6月新能源车批发销量达到124万辆,同比增长27%,环比基本持平。电动车渗透率在当月保持50%的高位,使得2025年上半年电动车渗透率达到48%,同比提升9个百分点。
在2025年上半年,纯电动车的销量增长是插电混动车和增程式电动车的两倍。
从车企来看,比亚迪在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实现30%的市场份额,6月销量37.8万辆(其中纯电动车20.7万辆,插电混动车17.1万辆),同比增长11%,环比基本持平。特斯拉报告销量7.2万辆(其中出口1万辆,国内销售6.1万辆),环比增长16%,同比基本持平。
受益于强劲的电动车发展势头,中国品牌在当月份额提升2.2个百分点,而欧洲和日本品牌分别下降1.6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