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京东方(000725,京东方A;200725,京东方B)董事长陈炎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随着京东方发展进入新阶段,应当、同时也有能力去回报投资者的长期支持。从去年开始公司已经通过回购股份并注销、回购产线少数股东股权,并继续进行利润分配等方式来逐步强化公司对投资者的回报。
京东方董事长陈炎顺
今年4月21日,京东方推出历史上首个全面涵盖分红、回购的股东回报规划,即《未来三年(2025年-2027年)股东回报规划》,期望以连续、稳定、可预期的股东回报,切实回报投资伙伴。根据该规划,未来三年公司将累计投入不少于45亿元用于股份回购并注销。此外,京东方同步推出了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以及变更部分已回购股份用途并实施注销等相关议案。年初至今,公司已完成价值约10亿元的库存股注销,完成2024年度利润分配,分配金额占2024年归母净利润的35%。
“京东方发展到现在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阶段,公司的LCD业务未来十年可以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和利润,公司OLED业务还在快速发展,未来资本投入也没有那么大,手上有比较充裕的现金流。”陈炎顺强调,公司进入新的平台期后,需要给投资者好的回报。
陈炎顺表示,从产业趋势来看,显示产业正进入再平衡时期,在持续调整优化。一方面,供给端正在进入存量时代,需求端库存实现加速去化。另一方面,行业格局实现重塑,行业从过去的“规模和市场份额”竞争逐渐转向“高盈利、高技术、高附加值”竞争,通过践行“按需生产”,持续迈向高质量发展。
“目前显示行业的两大核心,一个LCD,一个OLED。从LCD的角度来讲,我可以很自豪地讲,中国大陆的显示企业已经占居全球LCD产业的领先位置,目前京东方等中国大陆头部厂商的市场份额已经占据全球主导地位。”陈炎顺表示,LCD行业三年前就进入了弱周期阶段,根据市场需求各企业调整稼动率,因此这一领域在未来10年都可以为京东方的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现金流和利润,也是京东方能够大胆去投入OLED的底气和保障。
至于OLED技术,陈炎顺认为,目前OLED技术还在快速发展或演进过程中。从全球角度讲,以京东方为代表的中国大陆显示企业正在快速崛起并在市场日渐举足轻重。
“中国大陆企业增长幅度会非常快。京东方目前已经有三条量产的OLED生产线,我们也投了国内首条8.6代OLED产线,我相信未来5年,中国大陆的OLED产业还会处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陈炎顺表示。
支撑京东方股东回报的更关键因素在于其资本战略转型和有计划的资本运作。
资本战略转型方面,京东方资本战略重心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股东价值创造的全新发展阶段。当前行业格局趋于稳定,大规模产线投资已不再是公司发展主旋律。在此背景下,京东方将于2025年迎来资本开支和折旧“双高峰”,此后将有望步入盈利提升通道,盈利的确定性改善为持续回报股东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外界普遍关注的资本运作方面,京东方一是通过并购中电熊猫成都及南京产线、投资彩虹光电产线等行业优质资产进行产业整合;二是通过对创新业务进行独立上市打造专业发展平台,例如此前收购京东方精电(0710.HK)作为车载显示平台、收购华灿光电(300323.SZ)作为MLED产业链平台,今年又孵化了能源科技(874526.NQ)在新三板挂牌作为能源物联网平台;三是回购武汉京东方少数股权,以进一步提升对优质产线的控制权并提升归母权益。
京东方是半导体显示龙头企业。据京东方2024年年报,全年营收近2000亿,重回增长轨道。其中占大头的显示器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50亿元,同比增长12.55%。公司在LCD领域五大主流应用显示屏出货量保持全球第一,柔性OLED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二,2024全年出货约1.4亿片,折叠产品出货增长约40%。显示器件业务毛利率提升至12.75%,较2023年的8.21%有所提高,显示公司在高端产品上的盈利能力增强。
京东方的第二大业务物联网创新业务去年实现营业收入338亿元,同比增长0.11%。此外,京东方围绕显示技术、玻璃基加工能力、大规模集成智能制造能力三大优势打造全新业务增长极,布局钙钛矿光伏器件、玻璃基封装等领域,持续培育支撑企业成长的“未来业务”。其中,钙钛矿光伏目前已建成手套箱、实验线和全行业第一条最大的中试线,仅用38天就成功产出行业首片2.4×1.2m中试线样品,标志着产业化迈出重要一步;玻璃基封装业务已布局试验线,成立了玻璃基先进封装项目组,实现样机产出。今年6月底已完成设备搬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