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脑机接口进入“元年”,中西部第一大省要抢占先机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赵云飞 第一财经资讯 时间:2025-07-10 20:12:42

脑机接口作为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深度融合的前沿技术,正成为重塑未来多领域格局的颠覆性力量,是全球科技与产业竞争的新焦点。继北京和上海之后,作为中西部第一经济大省,四川也加紧布局抢占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发展先机。

7月9日,四川省经信厅发布致农工党四川省委会的《关于政协四川省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079号提案办理答复意见的函》(下称《复函》)。

在《复函》中,四川省经信厅称,2024年,四川脑机接口全产业链规模达10亿元,同期相关投资达5亿元,研发投入达3亿元,均居国内第一方阵。从产业布局发展看,四川构建了“上游核心器件—中游系统集成—下游场景应用”全产业链生态。

四川的优势

今年5月12日,四川省8部门联合印发实施《四川省脑机接口及人机交互产业攻坚突破行动计划(2025―2030年)》(下称《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7年,产业链关键环节取得重点突破,产业生态基本构建,建成一批产业发展集聚区;到2030年,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应用,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自主可控能力显著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全国领先。

成都前沿类脑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主任、成都芯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冯睿向第一财经表示,在脑机接口产业,四川有一些独特的优势。因为脑机接口离不开医疗资源和科研资源。四川有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等和脑机接口相关的医疗资源。

冯睿介绍,脑机接口产业必须要有强大的应用场景,成都三甲医院的规模数量在全国排名前列,有了庞大的临床资源作为基础,脑机接口发展就有了非常重要的沃土。其中,成都市锦江区建设了环华西医院5分钟产业生态特色园区“中国西部脑谷”。

目前,四川在技术创新、重点产品培育、产业布局发展都有了积极进展。

在技术创新方面,《复函》称,“一带一路”脑器交互国家实验室云脑信息处理技术、华西医院术中实时解码精准定位引导技术、四川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院无创神经闭环锁相调控技术、成都芯脑科技公司无线干电极脑电采集技术等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四川省人民医院脉冲发生器小型化、神经元双解码算法、高能量电池、多触点柔性电极等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实现创伤小、成本低的突破,填补高端装备制造空白。

不仅如此,在产业生态上,四川在上游柔性电极、低功耗芯片、智能传感器、编解码算法、多模态信息融合算法等核心器件软件国产化率稳步提升;中游链主企业芯脑科技无线干电极生产线年产能达1000台套,集思鸣智脑机接口眼动仪年生产制造能力、出货量国内第一;下游开放医疗、工业、教育、养老、文旅等应用场景,形成“应用反哺研发、收益支撑创新”的良性循环。

《行动计划》提出,引育脑机接口及人机交互产业上中下游企业,推进形成产业链式聚集和联动发展态势,构建“人才+技术+产品+服务”为一体的产业生态圈,采取“抓重大创新、抓重点产品、抓重要应用”方式,着力打造全国一流的脑机接口及人机交互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具体目标是,到2030年,引育10家链主企业、100家专精特新企业和2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开展侵入式脑机接口手术3000例/年,脑机接口技术产品服务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类疾病、药物及数字成瘾疾病患者超10万人次/年,康复设备应用超2万人次/年。推动多场景应用,持续提升新一代人机交互技术在工业制造、医疗健康、应急安全等重点领域渗透率。

多地抢先布局

脑机接口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未来产业,提出之后就受到各地重视。去年以来,很多地方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出将进一步布局脑机接口产业。今年以来,多地推出支持产业发展的实质性政策措施。

比如,今年1月,北京市发布《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提出推动脑机接口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全链条加速突破,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脑机接口技术创新策源地、场景应用引领地和产业发展集聚地。

今年1月,上海也发布了《上海市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5-2030)》,目标是2027年前,实现高质量脑控,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在国内率先实现临床应用,侵入式脑机接口研发取得突破,脑机接口创新生态初步构建。2030年前,实现高质量控脑,脑机接口产品全面实现临床应用,打造全球脑机接口产品创新高地,产业链核心环节实现自主可控。

其他地区也不甘落后。继北京上海之后,四川于5月发布了《行动计划》。7月7日,杭州市发布《支持类脑智能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政府将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产业发展,其中,单个项目最高补助1亿元。

冯睿认为,目前来看,北京、上海、四川等地发展得比较好,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地方有高校作为依托。北京有北大、清华,上海有复旦大学,浙江有浙江大学,四川这边有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都有相应的脑机接口的团队在做。

目前,脑机接口产业正在快速发展。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为32亿元,同比增长18.8%,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55.8亿元,增长率为20%。尤其是2025年被称为脑机接口“元年”,多个研究团队宣布突破性进展。

冯睿表示,脑机接口产业今年确实备受关注。目前来看,脑机接口还处于产业初期,正在进行产业布局的阶段。他认为,“现在的首要目标不是服务于科幻故事,而是服务于日常的生活,服务于社会的一些重大需求和痛点。

冯睿认为,未来产业对于各级政府都还是比较新的一个课题,特别需要中央层面能够有一些调控。各个地方的资源禀赋不一样,不要大家一拥而上,导致产业过热;同时,有资源禀赋、科研资源、产业基础的地方,国家应该支持发展一些特色的园区。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