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马嘉豪
7月10日,“2025具身智能生态大会”在重庆开幕,全国首个《智慧养老技术与应用发展白皮书——基于情感陪护养老的探究》也同步发布。
2025具身智能生态大会在渝开幕。马嘉豪 摄
据介绍,具身智能的本质是让AI拥有“身体”和“直觉”。通过机器人实体感知物理世界,并主动执行动作,将冷算法转化为有温度的守护,实现从情感陪伴到物理防护的全闭环服务。
今年3月,具身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提升至未来产业的战略高度。
本次具身智能生态大会向外界展示了具身智能在养老服务、娱乐消费等多个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也彰显了我国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强劲发展势头。
与会专家学者表示,具身智能在养老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它通过将智能系统与物理载体的深度耦合,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从虚拟走向实体。
全国首个《智慧养老技术与应用发展白皮书》发布。主办方供图
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的关键阶段。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3.1亿人,占总人口的22%,家庭结构小型化、空巢老人激增等问题,让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在此背景下,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智慧养老模式,成为摆脱传统养老困境的重要路径。
大会发布的白皮书深入剖析了情感陪护在智慧养老中的关键作用、情感智能技术发展现状、典型应用案例及未来趋势,为政产学研各界提供重要价值参考。
白皮书指出,以情感智能为技术核心,智慧养老正突破传统养老的物理边界与服务范式,构建全场景关怀生态,实现科技温度与人文关怀的有机融合。从精准识别老人未言明的情绪需求,到主动构建社区化养老支持网络;从缓解空巢孤独的智能陪伴,到促进代际共融的数字桥梁,技术正在重新定义“老有所依”的内涵。
“整个养老白皮书的倡议,我们结合了养老产业的各个公司、专业领域学校、创业公司,还有平台公司的需求,我们希望能构建一个完整的智能养老生态,然后载体就是智能养老机器人。”马上消费常务副总经理蒋宁表示,中国30%老人每天说话不超过三次,20%会深陷抑郁,这些老人需要的不是机器,而是能共鸣的“数字亲人”。
因此,利用具身智能技术研发的机器人,在陪伴老人时,为他们提供物理防护、精神共鸣,正是智能养老产业的发展方向。
马上消费推出的养老机器人。主办方供图
蒋宁还表示,马上消费今年3月推出的养老机器人“裴裴”已在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投入使用。“这款机器人通过32种拟人化表情设计,实现92%准确率的情感反馈,能精准捕捉老人情绪波动并提供心理疏导,可以为解决老龄化社会情感陪伴难题的创新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