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探索 » 正文

吉峰科技正式易主:汪辉武时代匆匆谢幕,主营无人机的新主瞄上产品和渠道|并购一线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陆辰风 钛媒体APP 时间:2025-07-10 23:01:25

(图片系AI生成)

7月9日晚间,吉峰科技(300022.SZ)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协议转让股份过户完成,公司控股股东正式由四川特驱教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驱教育”)变更为安徽澜石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澜石”) ,实控人由汪辉武变更为田刚印。

笔者注意到,这距离吉峰科技上一次易主不过才4年时间,彼时汪辉武携特驱教育拿下吉峰科技控制权,可谓意气风发。然后续几年,吉峰科技基本面并无显著改善,汪辉武便匆匆转手控制权。

新主田刚印虽不如五月花和汪辉武在川名气大,但绝非“查无此人”,其旗下深圳联合飞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飞机”)正站在低空经济风口,后续与吉峰科技的协同发展引发市场遐想。

不过,在此前5个月录得股价翻倍后,吉峰科技易主落定却迎来大跌。7月10日,公司股票低开低走,截至收盘报8.99元,跌7.03%。

低价买来高价卖,汪辉武获利颇丰

早在今年4月16日,公司控股股东特驱教育和其一致行动人四川五月花拓展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月花拓展”) 就与安徽澜石及汪辉武签署《股份转让协议》,约定五月花拓展将其持有的7235.68万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4.64%) 转让给安徽澜石。此次交易的价格为8.06元/股,安徽澜石耗资5.83亿元。

同日,五月花拓展与湖北尚旌(代表其管理的“尚旌业问盈沣一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盈沣一期”))签署《股份转让协议》,约定五月花拓展将其持有的2476.14万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01%) 转让给盈沣一期,后者耗资2亿元。

盈沣一期还和安徽澜石签署《表决权委托协议》,约定盈沣一期不可撤销地将其获得的2476.14万股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委托给安徽澜石行使,二者构成一致行动关系。这意味着,安徽澜石合计拥有19.65%的表决权,成为新的控股股东。

(吉峰科技股权变动情况,公司公告)

此外,为了巩固安徽澜石对吉峰科技的控制权,公司终止了2024年对汪辉武的定向增发,同时启动2025年定增——公司拟以5.66元/股的价格向安徽澜石发行1.08亿股,募集6.12亿元,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流。发行完成后,安徽澜石将直接持有吉峰科技1.80亿股股份,占上市公司发行后总股本的29.96%。

汪辉武方承诺,2025年-2027年,公司现有业务板块(包括但不限于国内农机连锁销售服务板块、高端特色农机研发制造板块)归属母净利润(以扣非前后孰高值为准)三年累计为正数,每年的经营性现金流为正数。

实际上,回溯来看,2021年汪辉武从公司原实控人处获得吉峰科技的控制权,也是通过“受让股份+表决权委托+定增”的模式实现,只是,当时汪辉武受让股权的价格仅为4.5元/股,2023年才完成的定增价格也仅3.65元/股。

很明显,就此番出让控制权给田刚印的定价和公司当前股价而言,汪辉武方获益颇丰。

只是,就吉峰农机基本面而言,则难言好看。2021年-2024年、2025Q1,公司分别实现营收23.86亿元、27.08亿元、26.50亿元、27.09亿元和7.04亿元,同比变动-4.44%、13.48%、-2.14%、2.24%和10.55%;归母净利润1533.16万元、1109.47万元、1680.42万元、-3081.28万元和435.93万元,同比变动194.71%、-27.64%、51.46%、-283.36%和66.50%。

换句话说,汪辉武坐镇的这几年,公司累计仅盈利1677.7万元。

与此同时,2022年-2024年,吉峰科技毛利率分别为15.21%、15.78%和13.58%,归母净利率分别为0.41%、0.64%和-1.14%,总体利润率呈下降趋势;同期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2123.31万元、6485.63万元和5249.39万元,现金流压力增大。

值得一提的是,汪辉武和特驱教育在四川颇有名气。1999年,汪辉武在四川创办五月花计算机专业学校,“学电脑、找五月花”的广告词曾响彻川内外;2007年,汪辉武率团队加盟华西希望集团,进入高等教育领域;2018年起,又任希望教育集团总裁,管理十余所院校及企业,其还曾以21亿元“教育财富”名列《2019胡润百学·教育企业家榜》第31位。

在转让吉峰科技控制权之前,汪辉武已经将其麾下另一家上市公司世纪鼎利(300050.SZ)的控制权卖出。

新主的主场在无人机领域

穿透股权来看,安徽澜石受安徽初朴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00%控制,后者2025年初刚成立,实控人为田钢印。由此,吉峰科技新实控人为田钢印。

(吉峰科技股权结构图,公司公告)

田钢印旗下的联合飞机主营无人机等高端装备研发、生产和服务。据该公司官网介绍,联合飞机成立于2014年,是工信部授予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无人机全产业链研发服务能力,倾力为政府、军方及全球合作伙伴提供无人机装备与整体解决方案,已在京、粤、皖、陕、川、沪、黑、桂等地实现产业布局,打造集无人机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部装总装、集成试验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基地。2023年,公司完成20亿元D轮融资。

吉峰科技公告还披露,联合飞机承担了中国首个无人直升机型号研制任务、主持制定了我国第一个无人直升机行业标准。截至目前,联合飞机已取得约280项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超过100项,自主研发形成了包括飞行控制系统、电控共轴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

针对吉峰科技所在的农业领域,联合飞机拥有多个型号组成产品矩阵,全面覆盖巡田、小田 植保、大田植保的农林植保、飞防领域。目前,联合飞机针对农业市场机型的产品开发已基本结束,市场推广工作正在推进,该部分机型尚未产生较大规模收入。

公告中明确提到,“吉峰科技拥有国内最强大的三农营销和服务网络,通过与联合飞机开展业务合作,双方可实现‘产品+渠道’的深度协同。”

值得一提的是,媒体报道,联合飞机总经理李晓亮日前称,今年公司Q100农业无人机的销售目标是1万架,销售额预计可达6亿左右。

不过,有鉴于汪辉武入主几年的成绩,田钢印掌舵后能否如预期实现吉峰农机和联合飞机的协同,还需要交给时间验证。

(本文首发于,作者|苏启桃)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