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巡检机器人识别到工人未戴安全头盔。记者 高向荣 摄
■ 记者 高向荣
限额以下小型工程(简称小型工程)因规模小、分布散、工期短、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参差不齐等特点,一直是基层安全监管的难点。今年以来,南山区沙河街道在辖区小型工程监管中引入创新科技手段,试点部署便携式AI巡检机器人,以人工智能赋能基层治理,为城市安全管理注入智慧动能。
据介绍,这款由深圳震有智联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便携式AI巡检机器人,搭载先进的AI算法和物联网技术,具备全天候值守、智能识别预警、全流程留证追溯三大核心优势,设备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控,弥补了传统人工巡检在夜间、节假日等时段的监管空白,真正做到“监管不打烊”;通过360°旋转探头,设备能精准识别未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未系安全绳、违规动火作业、烟雾火灾等危险场景,发现问题后立即启动自动语音提醒,第一时间督促施工人员整改;系统会自动记录告警时间、等级、截图及视频,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为后续执法处置提供“有理有据”的支撑,同时实现数据实时记录、有据可循。
“现在有了AI巡检机器人,1个人就能轻松掌握辖区所有小型工程的施工动态。”沙河街道执法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智能设备的投入降低了人力成本,执法人员通过PC端管理平台或移动端小程序,即可远程查看实时画面、接收告警信息、回看历史记录,实现足不出户知现场。
除实时监控外,该机器人还能通过数据分析生成告警事件占比、危险作业趋势等统计结果,为街道制定监管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推动小型工程安全管理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防控转变。目前,该公司与宝安区新安街道,南山区粤海、沙河街道,福田区梅林街道,龙岗区宝龙街道均有相关合作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