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李子园临危换帅背后:甜牛奶失宠,仓促转型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刘敏 九州商业观察 时间:2025-07-11 18:56:04
仓促转型陷模仿困局

九州商业观察

2024年底,32岁的李博胜从父亲李国平手中接过李子园总经理职位,成为这家老牌乳企的新掌舵人。这场看似寻常的二代接班,却笼罩着不寻常的阴云就在交接前后,公司遭遇了罕见的密集减持潮:6名董监高套现1390万元,35名股东清仓式撤离,4名核心高管同期离职。资本市场的集体撤退,为这位浙商二代的接班之路蒙上沉重阴影。

大单品失速:一瓶甜牛奶困住30年老企

李子园的困境根源在于过度依赖单一产品。自2021年上市以来,这家甜牛奶第一股的营收始终在14亿元关口徘徊。2022-2024年财报显示,其含乳饮料收入连续三年停滞在13.6亿元上下,而该品类占总营收比例高达95%以上。

更致命的是,曾缔造区域神话的甜牛奶配方(水、奶粉、糖为主,蛋白质含量仅1g/100ml)正与健康消费趋势背道而驰。当李子园卖不动了登上热搜,消费者用脚投票的趋势已然明朗。尽管公司尝试推出零蔗糖产品,但高糖低蛋白的基因烙印难以消除。

仓促转型陷模仿困局

面对危机,李博胜主导的突围策略显得急迫而凌乱:一是跟随式创新遇阻,2025年推出的AD钙奶被指像素级模仿娃哈哈经典款,维他命水则陷入与脉动、农夫山泉的混战。业内人士直言:缺乏差异化的复制品,在巨头垄断的赛道几无胜算;二是3.2亿豪赌奶粉,斥巨资建设宁夏奶粉生产基地,试图通过产业链延伸降低成本。但奶粉行业正经历残酷洗牌婴幼儿市场因出生率下滑萎缩,成人奶粉赛道巨头林立。李子园既无技术积累,也未建立母婴渠道信任,被质疑白手起家胜算渺茫;三是跨界布局混乱,从苏打水、粗粮饮品到茶味啤酒,产品线盲目覆盖运动饮料、银发经济等概念。2024年报揭露残酷现实:非含乳饮料品类收入占比不足0.5%。

治理隐忧下的接班困局

李博胜的临危受命充满戏剧性。在2024年12月那场引发市场震动的减持潮中:

原总经理朱文秀等6名高管减持112.87万股;35名股东通过合伙企业解散实施清仓;副总经理苏忠军因短线交易遭监管警示

伴随资本退潮的是管理层地震:公告显示原总经理、两名副总、监事同期离职。尽管公司宣称个人原因,但密集变动发生在业绩停滞期,加剧了市场对经营信心的质疑。

李子园的症结在于战略迷失。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指出,近年新品多为跟风模仿,缺乏成为爆款的基因。当企业试图用撒网式布局掩盖创新乏力时,反而暴露了转型焦虑。

十字路口的豪赌

摆在李博胜面前的,是道残酷的选择题:继续死守日渐萎缩的甜牛奶基本盘?还是押注需要长期投入的奶粉豪赌?抑或在饮料红海中血拼?

财报数据已发出警报: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4.3%,尽管净利润因成本控制增长16%,但期间费用率攀升至18.69%。当研发投入仅增长14.8%时,财务费用却暴涨98.9%这恰是多元化扩张带来的资金压力缩影。

眼下,62岁的李国平仍牢牢掌控董事长席位,未让儿子进入董事会。这场父子共治的突围战,既要挽救失速的核心业务,又要重建投资者信任,还要在巨头的夹缝中杀出新路。对于刚过而立之年的李博胜而言,接过的不仅是权杖,更是沉甸甸的救赎使命。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