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2024年,我国已全面融入国际互联网三十载。这段历程见证了网络技术的飞跃,信息传播的变革,以及新闻生产模式的重塑。自1997年新华社率先将新闻信息接入互联网,开启新华网的前身,至2000年末,国内多数媒体机构纷纷建立新闻网站,行业经历了从初步融合到系统性变革的深刻转型。当前,新闻网站的发展现状如何?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融合生态又面临哪些挑战?带着这些问题,《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深入剖析了多家媒体相关上市公司的2024年财报数据。
本次调研涵盖了11家新闻网站,包括主板上市的人民网、新华网、川网传媒,以及新三板挂牌的南海网、东方网、大江传媒、荆楚网、龙虎网、中原网、深新传媒、舜网传媒。从营收层面来看,9家企业的营收超过亿元大关,新华网以21.42亿元的营收独占鳌头。然而,在归母净利润方面,尽管10家企业实现盈利,但东方网却以-2.67亿元的亏损显得格外显眼。更为引人注目的是,这11家新闻网站的归母净利润均出现了大幅下滑。
在新闻网站阵营中,人民网与新华网无疑是两大领军者。人民网的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营收达到20.88亿元,尽管同比下降1.30%,但其在内容科技服务、数据及信息服务、网络技术服务三大领域的增长,显示出战略转型的积极成效。尤其是数据及信息服务业务,凭借领先的数据确权“三证”和AI技术的深度应用,推动了业务的快速增长。然而,传统广告及宣传服务仍面临市场萎缩的压力,营收同比下降6.21%。
相比之下,新华网则呈现出更为稳健的增长态势。其2024年营收为21.42亿元,同比增长2.88%,归母净利润虽同比下降14.47%,但扣非归母净利润却实现了109.73%的大幅增长。这一显著提升得益于公司业务的积极拓展和成本的有效控制。新华网的全媒体广告服务、政企综合服务、数字及智能化业务、文化创意服务四大板块均实现营收增长,尤其是文化创意业务,通过多元化服务的开展,实现了文体产业与全媒体生态的深度融合。
然而,并非所有新闻网站都能交出满意的答卷。东方网作为上海市主流媒体之一,尽管营收规模达到10.46亿元,同比增长35.95%,但归母净利润却亏损2.67亿元,亏损同比扩大153.33%。东方网在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的同时,也面临着传统广告下滑和行业竞争加剧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东方网正在加大流量广告经营方式的探索,以期提升广告收入。
在11家新闻网站中,川网传媒以20.05%的营收增长速度位列第二,营收规模为2.88亿元。尽管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4.02%,但公司表示,这是由于加大了研发费用和新项目建设投入所致。剔除非经营性因素,川网传媒的整体效益仍呈现稳健增长态势。
面对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和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新要求,新闻网站纷纷寻求技术赋能,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南海网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主流媒体,计划在2025年强化技术赋能,接入AI生产工具,加快智能化、移动化、数据化建设步伐。这一举措不仅反映了新闻网站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敏锐洞察,也预示着未来新闻生产将更加依赖技术创新和智能化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