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部环境持续变化之下,PC厂商纷纷交出2025年Q2成绩单。
据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数据显示,联想在2025年第二季度稳居全球PC市场第一位,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的出货量达到1700万台,同比增长15.2%,市场份额高达25%。惠普紧随其后,出货量为1410万台,年增长率为3.2%。戴尔位列第三,出货量为980万台,但同比出现了3%的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与华硕虽分别位列第四、第五位,出货量为640万台和500万台,但它们的年增长率分别达21.3%和18.4%,呈现出较强的增长势头。
这一现象引发了两个问题:是什么因素推动了联想在本季度依然保持出货量第一的位置?而苹果在今年二季度的出货增长率达到21.3%,又有哪些原因?
对此,联想集团对《凤凰WEEKLY财经》表示,联想PC产品试图覆盖全场景。例如,面向商务场景,ThinkPad系列持续强化安全性能,适配企业复杂办公需求;消费端,Yoga、小新系列紧盯轻薄化、高性能融合趋势,2025年推出的新款Yoga以4K大屏、高性能和多功能超低价,试图契合年轻用户对颜值和体验的追求。同时联想打造的“中国+N”的全球化制造布局,根植中国的同时链接全球,在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提前布局本地化生产与渠道,让联想面对不确定性可以快速响应需求,巩固市场根基。
联想集团表示,未来会持续投入AI战略,推进“个人智能双胞胎”进展,持续推出搭载个人超级智能体的丰富终端产品,构建人工智能应用的生态系统,打造“一体多端”的跨设备、跨生态的体验。
而榜单中最值得关注的“黑马”,则是苹果。据报告,苹果以640万台的出货量,同比增长21.3%,成为所有厂商中增速最快的品牌。而这一增长背后,实际上是一场苹果鲜少参与的“价格战”。
今年5月,苹果对上市仅两个月的2025款MacBook Air M4系列进行了大幅降价,最高降价幅度达2500元,成为苹果史上降价最快的笔记本之一。此举也引发了国内市场的“真香”效应。来自洛图科技的数据显示,MacBook Air M4的销量在今年5月同比激增238%。
此外,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錤最近的报告指出,苹果计划推出一款价格更加亲民的基础版MacBook,采用A18 Pro处理器,这款芯片来自iPhone,性能与M1芯片相当,但功耗更低,成本也更具优势。
这一策略的转变,冲击着苹果过去将笔记本定位为高端产品的品牌认知。业内人士认为,面对整体PC行业竞争加剧和出货压力的上升,苹果不得不在价格上做出妥协,以量换势。
然而,与销售数据的增长相比,更值得警惕的是外部环境的变化。Canalys首席分析师叶茂盛指出,特朗普政府不断演变的关税政策正在重塑全球PC供应链,并为市场复苏带来显著不确定性。为规避潜在关税,美国PC进口已大幅从中国转向越南。尽管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再度被推迟至8月1日,且目前无论原产地为何,PC仍被豁免于关税之外,但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近期美越贸易协议规定,对越南商品征收20%的关税,而对‘转口’商品征收高达40%的关税。原本只是为了规避中国制造,如今却演变成一套复杂的监管体系。”叶茂盛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问题在于,在越南生产但使用中国零部件,或由中国企业实际控制的PC产品,是否会被视为转口货物,从而适用40%的关税。而在执法标准尚未明确的情况下,市场参与者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即供应链的多元化,可能无法带来他们原本期望的成本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