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海淀区获悉,北京市科技企业网翎入选大疆生态方案目录,成为大疆首个正式认证的无人机及自动机场卫星通信配套产品。网翎利用其自主研发的卫星上网机,实现卫星通信终端与无人机、自动机场的一体化管控,推动无人机全场景应用。
在中科智汇工场的网翎办公区内,网翎联合创始人兼CEO刘宇拿出一只约19寸大小的“旅行箱”。打开箱子,里面有一个长方形面板,将其拼插在四角支架上,接通电源,面板便开始旋转。“这块面板就是卫星上网机的主体,它能自动搜寻通信卫星,连接成功后,便可提供稳定的卫星信号。我们可以像连接WiFi一样,将手机与上网机相连,享受卫星上网服务。”刘宇说。
据介绍,网翎卫星上网机不仅能为偏远无信号地区提供高速、低延时的卫星宽带服务,还能在抢险救灾、低空经济等场景中发挥作用。
“传统卫星便携站笨重难用,在无网弱网区域布设困难,网翎在产品小型化、便携化等方面取得了诸多突破。”刘宇介绍,卫星上网机的面板长度仅为43厘米,宽度不到30厘米,整机重量为4.5公斤左右,可轻松收纳并随身携行到飞机上,或放入车辆后备箱中。“我们所连接的亚太6D高通量卫星,正常支持上行5Mbps、下行10Mbps带宽,在实际使用场景中,可满足十人同时上网的需求,户外覆盖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
此次与大疆无人机自动机场达成合作,网翎将解决自动机场在无网弱网区域无法使用的问题,推动其实用性进一步增强,实现卫星通信终端与无人机的一体化管控,打造全链路一张图。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