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气温持续攀升,屡创入夏新高。青岛能源集团迎战酷暑、保障城市运行,穿梭于城市更新施工现场,坚守在燃气管网治理前沿,奔波在供热设备检修调试。锅炉底部7000片炉排片更换;35套关键计量仪表顺利完成首轮高标准校验;燃气开通时限大幅压缩至6小时。一线工作人员在高温“烤”验中筑牢城市保障底线,为今年保暖保供做准备。
新巡查设备上线
一号工程作为今年的重点工程,永安路、夏庄路等区域地下管线复杂交织、作业空间受限的双重挑战,工作人员扎根现场,头顶烈日反复勘察优化方案。“作业坑内温度常比地表高出3到5℃,宛如‘蒸笼’。手持精密检测设备对每一道管道焊接口进行细致入微的检查,确保施工精度与质量万无一失。”现场一位工作人员说道。
安全是工程的生命线,今年,热电集团引入“科技奇兵”——无人机巡查系统。通过远程操控,无人机可对施工作业面进行高效、无死角的拉网式巡视,实时回传高清画面,重点监控扬尘控制、渣土管理、围挡规范及基坑支护安全。这不仅大幅提升了安全监管效率,使安全员从“蹲守者”转变为“指挥者”,更显著减少了高温环境下的户外作业风险,体现了科技赋能安全生产的实效。
供热“冬病夏治”
“供热人没有四季,只有供热季和检修季。”七月锅炉房内闷热难耐,正是胶州公司检修人员为2台29MW锅炉进行深度“体检”的战场。从拆除耐火浇注料、搭建脚手架,到细致打磨炉管、精准测量厚度,经过连日奋战,顺利完成290支水冷壁管的全面检测,精准掌握了炉管健康状态。
记者了解到,同步进行的还有锅炉底部7000片炉排片更换,以及框链除渣机20个刮板和140米链条的更新。与此同时,各换热站内“冬病夏治”同样热火朝天:板式换热器及过滤器深度清洗、入户阀门及排气阀更换、入户过滤网彻底清理……每一项工作都旨在提升系统效能,为用户冬季用热体验夯实基础。
面对如同城市供热“血管”的地下管网,胶州公司完成世纪花园段150米DN125老旧一次网更新,并配合全市雨污分流改造,完成七公司宿舍、南坦小区等多处老旧管道改造。
精准计量保稳定
莱西公司金涌热电换热站班长手中的扳手早已烫手,却依然稳如磐石地拧动着法兰螺栓。盛夏正午,地表温度突破38℃,仪表室闷热如蒸笼。这正是工业蒸汽负荷低谷期,也是计量仪表校验的黄金窗口期。
张敬伟带领班组,在狭窄的设备夹缝中,拆卸、校准、重装。这些深藏的计量仪表是供热系统的“眼睛”,监测着关键数据,为系统稳定运行提供着不可或缺的支撑。
每一个接线端子的紧固都关系着全年计量精准度,最终影响着供热服务质量。截至目前,已有35套关键计量仪表顺利完成首轮高标准校验,为35家工业用户全年稳定优质供热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更为夏季管网节能优化和冬季供热平稳运行注入了“精准”动能。
燃气开通时限大幅压缩至6小时
在“瓶改管”施工现场,晒得滚烫的金属管道旁,燃气公司安装人员戴着厚手套精准操作,确保接口严丝合缝;加油加气站内,操作人员在近60℃的地表温度下坚守,保障公共交通能源“零中断”,高效严谨的操作传递着令人心安的可靠。青岛能源集团开展燃气管线及附属设施治理专项行动,巡检人员科学调整作业时间“赶早晚、避中间”,制定周密的高温巡检计划,并派专人监护燃气管道附近的第三方施工,全力保障燃气管网安全平稳运行。
据了解,针对暑期返乡高峰,该公司开通“绿色通道”,将燃气开通时限大幅压缩至6小时。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