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1月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美国科技领袖的政治影响力显然不断扩大。不少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与特斯拉、SpaceX的首席执行官马斯克的公开分歧,凸显了科技精英与特朗普领导的民粹右翼势力“MAGA”阵营形成的同盟的脆弱性,但科技领袖仍可能在未来几年深刻影响美国的对华战略。
据港媒《南华早报》12日报道,回顾过去大半年,除了马斯克,一群颇具影响力的科技人物与白宫及联邦机构建立了紧密联系,影响着加密货币、人工智能与国防领域的政策。他们将盟友安插在关键岗位,比如最近被任命于五角大楼担任要职的前优步高管埃米尔·迈克尔(Emil Michael),以及担任白宫加密货币事务负责人和人工智能“沙皇”的知名风投人大卫·萨克斯(David Sacks)。
港媒援引分析人士的话称,长远来看,这一“脆弱同盟”可能会削弱美国在对华竞争中的优势,或将导致美国错失海外人才,脱离全球市场。
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凯尔(Kyle Chan)表示,“特马组合”的分崩离析,反映出MAGA势力与科技右翼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深层矛盾。尽管双方在放松监管、废除“多元化、公平与包容”(DEI)计划等议题上目标一致,但他们的核心诉求存在“根本差异,甚至对立”。
这意味着,在对华竞争中,这种“脆弱同盟”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凯尔同时是同为美国智库兰德公司的特约研究员,他举例称,“(如果)与MAGA势力的反移民立场保持一致,科技右翼最终可能会切断他们与中国竞争时最需要的资源——海外人才。”
而由于在贸易、移民、反垄断乃至文化议题上,美国科技右翼与民粹右翼的紧张关系不断升级,同盟裂痕越来越大,按照华盛顿中右翼智库R Street Institute的亚当·蒂勒尔(Adam Thierer)的说法,随着民粹右翼的势力逐渐占据上风,美国科技企业可能又会因此脱离全球市场。
“这将削弱美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领导力,并使中国在塑造未来全球科技市场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他说。
当地时间5月30日,特朗普在白宫举行发布会欢送马斯克。视频截图
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的美籍教授约瑟夫·格雷戈里·马奥尼(Joseph Gregory Mahoney)看来,美国科技高管现在分成两派,一派希望进入中国市场,另一派则妄想挫败来自中国的竞争对手——后者与华盛顿当前的战略更为一致。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的数字与网络空间政策项目主任亚当·西格尔(AdamSegal)也告诉《南华早报》,科技右翼与MAGA阵营在“国防采购改革、抵制欧盟及国内监管,以及对华政策上仍有共同立场”。
有分析人士由此提到,随着美国科技行业与国防工业的联系日益紧密,“科技鹰派”未来或将进一步加剧对中国的遏制。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的学术期刊《美国研究》中,浙江省委党校的教研部讲师史博伟近日刊文称,美国科技企业深化与国防部门的合作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
他想知道,“(美国)科技领袖是否会放弃‘避免过多卷入国际纷争’的传统立场,转而采取更激进的干预姿态,甚至演变为军国主义的狂热支持者?”
史博伟写道,美国“务实且机会主义”的科技精英,其立场、影响力与政治轨迹,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美科技竞争的走向。
不过他也认为,科技精英与MAGA阵营之间的紧张关系,可能最终会削弱科技右翼重塑美国政治的努力。
在对华政策方面,史博伟则指出,特朗普的大多数科技支持者都主张持续施压,以遏制中国科技发展,并推动在高科技领域的进一步“脱钩”。
凯尔赞同他的这一观点,并称科技行业与国家安全机构的合作,将影响美国对中国的态度。
“不久前,硅谷还将中国视为不可多得的商业机遇,”他说,“如今情况完全相反,(炒作)‘中国威胁论’已经成为硅谷与美国国防工业合作的商业驱动力。”
美国政府打压中国科技发展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中国外交部此前已多次表明立场,谴责美国对中国技术产业进行恶意封锁和打压,此举严重破坏国际贸易规则,严重损害全球产供链稳定,中方一贯坚决反对。
正如中方一直强调的那样,美方的举措阻止不了中国科技进步,只会激励中国企业自立自强。面对美国科技领域与国防工业深度绑定、“科技鹰派”持续鼓噪遏制的态势,中国将始终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并重。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