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AI已能精准定位心梗病变血管,有望提供高效预警信号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顾青青 第一财经资讯 时间:2025-07-12 22:07:47

近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毅、副主任医师赵逸凡团队开发并验证了一套特殊算法,可通过标准12导联心电图波形高精度识别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病变血管。相关研究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数字健康与人工智能》。

“急性心肌梗死是最危重的心血管急症,特别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心脏科医生在救治该疾病时强调争分夺秒。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张毅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越早发现心梗症状、越早精准定位发生堵塞的病变血管、越早开展医学干预,患者预后就越理想。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成功率存在明显的时间依赖性,快速救治和延迟救治的患者死亡率可相差5倍之多。

由于受冠状动脉解剖变异、侧支循环变异以及医生临床经验的差异等影响,基于心电图波形定位梗阻血管的准确性存在偏差。这一背景下,人工智能(AI)解析心电图波形系统有望显著缩短急诊决策时间,优化治疗流程,改善患者预后。

近年来,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但利用AI进行STEMI心梗患者的急诊策略优化还缺乏系统的研究。这项最新研究有望推动未来硬软件相结合的AI急性心梗数字化诊疗解决方案。

识别心脏缺血的病变血管是及时有效救治的关键。张毅表示,研究团队收集了近3000份原始心电图数据,选择冠脉造影作为诊断金标准,并从中优选出近700份病变血管明确的STEMI心电图作为训练语料喂给AI,教会AI快速准确识别心梗发生并精准定位。

张毅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硬件方面,团队已成功研发一款可穿戴的12导联心电背心(保心衣),该硬件产品已获得国家II类医疗注册证书并量产上市,穿上背心,心电信号自动传输到云端,云端软件自动预警心肌梗塞发作和恶性心律失常;在软件方面,团队建立了超过1万份心梗术前心电图原始数据,以心梗急诊手术图像和病史作为标测。

目前,该团队正在集中收集来自各合作单位的心梗患者术前原始心电图数据,扩展研究的数据量,推进下一步心梗定时的临床研究,并在更广泛的人群中验证该心电图+AI的心梗预警系统的普适性和实用性,实现12导联可穿戴心电背心+人工智能心梗定性、定位、定时的预警软件的结合。

未来,该系统将对高危人群和术后患者进行高效预警,早期识别心梗,降低心梗死亡率和心源性猝死的发生风险;还可能针对基层医院及心梗救治经验不足的医院,可提高院内急诊/胸痛中心对急性心梗的识别能力,改善心梗患者预后。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