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哥们很少写文章是边写边无语的。
因为今天要讲的事太逆天,都不知道从哪个角度开始喷。
故事从 7 月 3 号说起。
那天,公众号上突然有一堆媒体发了篇新闻,说DeepSeek 向王一博道歉了。
阵势相当浩大,不少文章阅读量还超过10万+。
大概是说:
人工智能公司 DeepSeek 承认因内容审核疏漏,在某个回答里引用了网络谣言,对王一博名誉造成侵害。
于是 DeepSeek 决定永久撤回失实信息,还援引了相关刑事判决书。。
emmm。。。
但问题是:
世超翻遍了 DeepSeek 官网和她全网社媒账号,并没发现相关道歉声明。在裁判文书网,也没找到相关的刑事判决书。
所以,DeepSeek 到底哪道歉了?
其实当天,就有媒体和网友扒到了这个新闻的来源。
大概就是微博上这样一张的截图↓
把图放大后,你就能体会到我的心情。。。
WTF。。。
所谓的道歉声明,根本不是什么官网公告,而是某个网友和 DeepSeek 的对话截图。
是网友通过对话,让 DeepSeek 返回了一份道歉声明。
最后就推导出:人工智能公司 DeepSeek 正式道歉。
不是哥们,你们就这么写新闻的?
如果这样算道歉的话,那我明天就宣布:DeepSeek 公司向差评公司的门卫金毛火锅道歉。
到这,你可能明白了,整件事,无非就是 2 点共同造成。
1、网友误认为 DeepSeek 的 AI 回答 = DeepSeek 官方
2、一堆媒体不做验证就转发新闻
虽然很奇葩、很罕见,但世超觉得,这种事以后可能会经常发生。。。
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把 AI 的话当做唯一真理。
你发现没,这几年的社媒讨论氛围,已经发生了巨变。
很多时候,你刚提出一个观点,还没等来真人反驳,就被网友用一张 AI 对话截图给拍脸上。
“ 我问过 AI 了,它说你是错的!”
在他们眼里,“ 我问过 AI ”这句话已经成了一种权威背书,一种辩论的终极武器。
仿佛只要祭出这张截图,你就得当场认输。你再反驳,就是你杠,你无知,你挑战科学。
毕竟他们可是问了 DeepSeek、豆包、ChatGPT 这些看似全知全能的“ 神 ”。
这还没完,现在一个话题抛出来,评论区也没法看了。
以前大家都百花齐放,但现在很多前排的高赞回答,都大模型生成的“ 1、2、3、4 ”点。
一个本来聊出火花的话题,被一群看似绝不会犯错的 AI 整得毫无生气。
大家已经不再输出观点了,而是搬运观点。人和人的思想碰撞,变成了 AI 模型大作战。。。
谁家能力强,谁家会员贵,谁的观点就是对。
就连一些自媒体做 xxx 产品TOP10、餐馆榜单,居然也用 AI 推荐。。。
我想问 AI 用过这些设备吗,又吃过这些餐馆吗?
兄弟,AI 真不是你们想得那样。、
AI 是有幻觉的,它不仅会搞错事实,还会凭空捏造事实。
前两天,编辑部想做个选题,叫“任务管理器没小时候好用了”。我自己没找到佐证,就让 Gemini 帮忙搜搜,看网上有没有类似的讨论。
结果 Gemini 非常自信地告诉我:你观察得对!网上超多这种说法!
然后,它像模像样地给我列出了一堆来自知乎、Reddit、微软社区的帖子链接。
结果我挨个点进去,要么是“页面不存在”,要么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另一个话题。
也就是说,它为了奉承我,硬生生编了一整套压根不存在的话题。
类似情况,我身边可太多人遇到过了。
大家有机会可以测试一下,只要稍微较真两下,你就会发现 AI 到底扯了多少淡。
以上这句话,我不是针对谁,我是针对所有 AI。
我理解很多人第一次接触到 AI,都会被 AI 自信和逻辑自洽的回答给征服。
它们总是很有道理,侃侃而谈,舌灿莲花,顽石点头。
但为什么每一个 AI 都会在明显的地方标注:我可能会犯错,请仔细甄别。
因为所有问题的答案, AI 本质上并不知道。
“鼻子”下面是“嘴”,“大家”后面跟着“好”,这些都只是 AI 通过计算概率,猜到的最佳答案。
AI 的本质,就好比你手机输入法联想功能的 Pro Max 版。有时它们会猜对,但有时也会猜错。
这次的王一博乌龙事件,只是一个开始。它用一种极其抽象和搞笑的方式,给大伙儿提了个醒。
当能言善辩、逻辑自洽、还能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 AI,遇上了一群疏于求证、只想搞个大新闻的媒体,这种事情只会越来越多。
真就如我们当年在《新黄色新闻》那篇文章里预测的那样,AI 时代,那些没有得到验证的新闻会传播得变本加厉。。。
回头看看,DeepSeek 那一句标黄高亮的“本回答由 AI 生成,内容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 ”,还是低估了人类。
或许只有刻在脑门上,才能大家真正记住这句话。
撰文:刺猬
编辑:莽山烙铁头
美编:焕妍
图片、资料来源:
小红书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