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房地产市场已经站在了十字路口,能不能从“止跌" 走向 "回稳",全看那些早就画好的政策蓝图能不能真正落地生根。
官方最近给出的判断是"积极变化"—— 交易稳住了,房价降幅收窄,库存和新开工也好看了点。但话锋一转也说,现在还在转型调整期,该买房的刚需和想换房的改善需求还没完全出来,有些地方房子还是难卖,想让市场彻底好起来,还得加把劲。这意思很明白:以前的政策得抓实,以后的政策也得跟上。
7月4日,住建部调研组表示,充分用好房地产调控政策自主权,因城施策、精准施策,提升政策实施的系统性有效性,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为接下来楼市政策进行了定调。
土地市场现在成了 "优等生" 和 "差等生" 的分水岭。数据显示,上半年,涉宅用地成交规模同比涨18.4%,出让金涨45%,楼面价涨22.3%,标志市场信心修复,“量价齐升”凸显。上半年土地市场,整体算是在逐步止跌回升,不过依然呈现冷热不均现象:头部房企拿地策略纷纷都聚焦于核心城市,优质地块竞争激烈、溢价率较高;但是多数三四线城市土地市场则相对平淡。
同时还有个新动向:熬了好几年的民营房企,最近开始重返土地市场了,上半年拿地百强里,民企占了快三成。这就像冬天里冒出的嫩芽,说明他们心里的底气慢慢回来了。
我们再来看看新房和二手房市场方面,2025年上半年,百城二手房价格累计下跌3.60%,3月以来环比跌幅有所扩大,6月环比下跌0.75%。不过新房会相对好一些,可能跟优质改善项目入市有关,在这种趋势带动下,上半年百城新房价格累计上涨1.16%。
6月8日新华社发了篇文,给当下楼市定了个性:随着各个层面陆续推出一揽子利好政策,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在呈现积极变化。政策“组合拳”持续显效,房地产市场保持基本稳定。虽然住房数据仍然偏弱,但有一些积极信号表明,最糟糕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调整后,中国房地产市场可能正在触底反弹。
一堆利好政策砸下去后,市场确实在往好里变,政策组合拳没白打,大面上还算稳。数据虽然还不太好看,但坏消息差不多到头了,折腾了这么多年,可能要开始往回升了。
中金公司也说,现在大家总算相信楼市能稳住了,但这个过程得分三步走,急不得。接下来就盯着三个数:房子卖了多少,房价怎么样,房企投了多少钱,这三个数要是能一直往上走,才算真的稳了。
房地产这事儿,一头是千家万户的日子,一头是经济大盘。2025 年能不能让楼市稳住,还是今年的重头戏。现在新房稍微有点回暖的意思,二手房还在靠降价换销量,好地块还是抢得厉害,大房企拿地也更集中了。买房越来越便宜是真的,大家也盼着市场能好起来,但这还得看房地产和经济能不能互相帮衬着往上走。
其实啊,市场只要慢慢好起来就行,不用一下子蹦太高,不然可能适得其反。多点耐心,给想买的人多点底气,给暂时买不起的人降点门槛、少花点钱。等经济缓过劲来,该买房的自然会买,不该买的也犯不着催,老百姓心里都有杆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