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对太保产险、太保寿险及相关责任人开出1074万元罚单,直指行业普遍存在的合规漏洞。
此次处罚不仅是对单一机构的惩戒,更是对全行业落实金融监管要求、服务实体经济“五篇大文章”的深刻警示。
罚单背后的监管焦点
太保产险因未按规定使用条款费率、数据报送不准确等被罚472万元,分公司及16名责任人连带受罚;
太保寿险则因违规返利、条款费率问题等被罚353万元,9名高管同步追责。两项处罚均涉及数据质量与合规执行的“硬伤”,恰与国家近期强化“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统计监管的方向形成鲜明对比。
2025年“25号文”明确要求金融机构提升数据报送质量,以精准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成效,而太保的案例暴露出部分机构仍存在“重业务轻合规”的顽疾。
数字化转型与合规能力的双重挑战
当下,金融业正加速向数字化迈进。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中提出,2027年前需实现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与监管能力同步提升。
然而,太保的事件揭示:若底层数据治理与合规流程未能夯实,即使投入技术升级,也可能因基础性违规拖累全局发展。
反观行业标杆,金融壹账通等平台已通过“AI+大数据”赋能合规监测,实现风险早识别、早处置,这正是落实监管要求的积极实践。
行业自律与高质量发展的未来路径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数字金融需“把握机遇、重视安全”。
此次罚单释放明确信号:
金融机构须将合规视为战略核心,而非被动应付。
一方面需完善内控机制,将监管要求嵌入产品设计、销售及数据全流程;
另一方面可借鉴《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中的技术应用经验,通过区块链存证、隐私计算等手段提升合规透明度。
唯有将自律意识与技术创新结合,才能真正服务好“五篇大文章”,为金融强国建设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