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郑理
来源 | 独角金融
作为一家最早进行股改的商业银行,总资产规模超过4.5万亿的华夏银行(600015.SH)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资本市场的神经。
9月5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罚单,对华夏银行及相关责任人员作出处罚。因相关贷款、票据、同业等业务管理不审慎,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等,监管对该行罚款8725万元,并对具体责任人员相应处以警告或者罚款,相关责任人员合计罚款20万元。
从二级市场反应看,截至9月5日收盘,华夏银行股价报7.34元/股,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48%,总市值为1168.16亿元。
面对监管开出的罚单,华夏银行回应称,近日收到国家金融监管总局2023年对华夏银行开展风险管理及内控有效性现场检查进行行政处罚的决定书。对于监管部门的处罚决定,华夏银行诚恳接受。
对于监管处罚问题,华夏银行称:高度重视,深入分析问题成因,已迅速落实各项整改措施,并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严肃问责。下一步将严格落实监管要求,持续强化内控合规管理,推动业务经营健康发展。
从业绩表现看,上半年营收、净利润与2024年同期相比均有所下降,2024年至今,该行董、监、高等十余个重要岗位发生变动,或许新的领导班子需要时间来磨合,制定可行方案,带领该行走出当前困境。
1
8个月被罚9907万,
信贷违规问题突出
包括刚刚公布的8725万元罚单,2025年以来,华夏银行收到11张罚单,总计罚款9907万元,被罚原因以信贷违规问题为主。
2025年年初,华夏银行深圳分行因违规开展不良资产转让业务、内部控制有效性不足、信贷资产分类不审慎、集团客户统一授信管理不到位、贷款业务管理不当,被罚款560万元。三名相关责任人均被警告,其中两人分别被罚款5万元、10万元。
3月14日,因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及票据业务管理不审慎,华夏银行宁波分行被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宁波分局罚款125万元。
3月17日,华夏银行长治分行因贷前调查严重不尽职,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长治监管分局要求责令整改,并罚款25万元;时任华夏银行长治长兴支行行长郭方立被警告。
4月,华夏银行南昌分行因贷款管理不到位,被罚款80万元,5名相关责任人被警告并分别被罚款7万元、7万元、6万元、6万元、7万元。
5月,华夏银行银川分行因贷款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50万元。
6月,华夏银行兰州分行因“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或办理一次性金融业务未按规定识别客户身份”和“未按规定开展客户风险等级划分、调整和审核工作”两项违法行为,被处以46.93万元罚款。
7月21日,因违规向风险客户新增贷款掩盖不良贷款、违规上调五级分类掩盖不良贷款,华夏银行石家庄分行被罚65万元,其首席风险官被警告并罚款8万元;同日,因贷后管理不到位、贷款资金被挪用,华夏银行廊坊支行被罚款30万元。
7月23日,因贷后管理不到位,华夏银行太原杏花岭支行被罚30万元。
8月18日,因对原华夏银行太原北城支行贷后管理不尽职负有责任,华夏银行太原北城支行一副行长任承旺遭7年禁业的严厉处罚。这是近年来在地方法人银行体系中少见的“禁业令”,其力度和警示意义远超普通的罚款或通报。
8月27日,因贷款“三查”不到位、信贷资金被挪用、违规发放借名贷款等违法违规行为,即为不具备贷款资格的主体(如信用不良、资质不符者)通过借用他人名义获取贷款的行为,华夏银行温州分行被罚款170万元,同时对相关责任人陈家强予以警告。
图源:罐头图库
2024年全年,华夏银行因贷款资金被挪用、违规资金回流及贷款"三查"不到位等问题,累计被罚超千万元。对比发现,2025年仅过去刚刚8个月,罚单金额远超2024年。
2
业绩承压,
新官如何提高内控治理和盈利能力?
8月底,华夏银行公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华夏银行多项关键指标出现同比下滑,其中营业收入、净利润较2024年同期双双下降,位列9家A股上市股份制银行中不良率最高席位。
图源:罐头图库
上半年,华夏银行实现营收455.2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83.54亿元下降5.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24.6亿元下降7.95%;在9家A股上市股份制银行中,华夏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位列倒数第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位于倒数第一。
业绩承压主要原因在于营收结构的失衡。作为传统营收支柱,上半年利息净收入同比减少3.6%至305.74亿元,成为拉低整体营收的关键因素。受LPR利率持续下行、优质信贷资产稀缺性加剧影响,该行发放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473.84亿元,同比降幅达9.17%。
截至上半年末,该行资产规模稳步增长,资产总额达4.5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96%;贷款总额2.42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15%;存款总额2.32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99%。
图源:半年报
其中,华夏银行公司贷款余额1.6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09.27亿元,增长5.16%;个人贷款余额7161.47亿元,比上年末减少58.8亿元,下降0.81%。
多项盈利能力指标各项数据出现下滑。上半年,该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42%,较2024年同期下降0.27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下降0.04个百分点,为0.26%;资本利润率下降0.71个百分点,为3.2%。
受行业减费让利政策影响,贷款端利率持续下降,华夏银行息差水平明显收窄,上半年净息差为1.54%,较2024年末下降了0.04个百分点。
资产质量也不理想。上半年,华夏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6%,与2024年年末持平。
其中,上半年公司贷款不良余额224.35亿元,比上年末减少24.61亿元,公司贷款不良率1.36%,比上年末下降0.23个百分点;细分来看,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重点行业不良率有所下滑,但部分传统行业资产质量风险依然存在,其中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其他对公行业不良率分别高达2.7%、2.61%、2.55%。
个人贷款不良余额162.3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2.17亿元,个人贷款不良率2.27%,比上年末上升0.47个百分点,反映出消费信贷、信用卡等零售业务风险防控压力加剧。
图源:半年报
根据半年报数据,华夏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3.07%,较2024年年末的13.44下降0.37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44%,较2024年底的11.7%下降0.26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56%,较2024年底的9.77%下降了0.21个百分点。
面对资产质量管控压力,不少银行选择转让不良资产包,优化资产结构,华夏银行也不例外,该行持续对不良资产进行“甩卖”。
图源:罐头图库
2024年末,华夏银行也多次转让不良资产,单笔不良资产本息总额多在百万元、千万元级别。
2月25日,华夏银行信用卡中心在银登网挂出2025年信用卡第一批不良贷款转让项目并进行招商,债权本金合计34.13亿元,约17万笔。
8月,华夏银行信用卡中心公开转让2025年第6期~第12期个人不良贷款(信用卡透支)项目,7个资产包未偿本金总额合计44.83亿元,未偿利息总额合计63.05亿元,未偿本息总额合计107.89亿元;共涉及借款人户数22.9万户,户均欠款约4.71万元(含利息)。起始价合计2.45亿元,约相当于未偿本息总额的0.23折。
2025年是华夏银行“五年规划”收官之年,而在2月28日,该行更换掌舵人,杨书剑出任华夏银行党委书记,3月17日当选执行董事、董事长之后,5月23日华夏银行公告,杨书剑的董事、董事长任职资格已于5月20日获得监管核准,意味着杨书剑正式掌舵华夏银行。
2024年以来,华夏银行董监高大洗牌,董事长、董事、行长、副行长、监事会主席等十多个重要岗位发生人员变更。在新领导班子带领下,这家股份行如何提高内控治理,妥善化解阶段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