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锂电材料巨头战火重燃,永太科技与天赐材料的专利拉锯战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周伟 投资者网 时间:2025-07-14 12:56:51
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超预期带动锂电池产业链火爆,电解液核心上市公司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太科技”,)在二级市场上一路狂飙,其在技术战场上激战也近期上演。

《投资者网》谢莹洁

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超预期带动锂电池产业链火爆,电解液核心上市公司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太科技,)在二级市场上一路狂飙,其在技术战场上激战也近期上演。

7月2日,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赐材料,)状告永太科技等12名相关方窃密,涉及公司液体六氟磷酸锂生产工业化技术,索赔超8.87亿元。随后,永太科技方面否认侵犯商业秘密行为,并反诉天赐材料名誉侵权。一场技术纠纷大战由此展开,但目前尚未有定论。

天赐材料作为全球唯一具备大规模液体六氟磷酸锂生产能力的企业,2024年市占率达38%的行业龙头。永太科技则是连续两年亏损、奋力追赶的新晋竞争者。

天赐材料起诉永太科技

7月2日,新能源行业被一纸公告震动。

天赐材料指控永太科技等12名主体,非法获取并使用了子公司九江天赐的液体六氟磷酸锂工艺技术资料,该技术资料被应用于永太高新年产13.4万吨液体锂盐产业化项目中。

根据公告,九江天赐前员工李胜被指控违反保密义务,伙同他人将技术资料泄露给永太科技,并用于上述项目。天赐材料要求被告方停止侵权行为,销毁相关生产线设备及生产工艺资料,并赔偿经济损失8.87亿元及律师费115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天赐材料成立于2000年,并于2014年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2021年合并主板上市,当年市值首破千亿元。天赐材料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材料、日化材料、特种化学品三大板块,其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销售量自2015年以来全球领先,目前市占率超过40%。

新能源车主要成本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电驱动零部件和整车其他零部件,其中电池成本占比高达40%。

2022年至2024年,天赐材料业绩持续下滑,营业收入分别为223.17亿元、154.05亿元、125.1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7.14亿元、18.91亿元、4.84亿元。其中,锂电池材料业务长期贡献公司总营收的90%左右,但毛利率已从2022年的38.55%降至2024年的17.45%。

综合市场观点,机构认为永太科技的竞争力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产能上,公司是国内电解液溶质产能最大、品类最全的第三方供应商,短期将受益缺货涨价效应。其二,公司的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明显;其三,公司现已掌握定向氟化、手性酶催化等四大核心技术,有效增强公司产品链条的可调整性。

财报数据显示,永太科技已连续两年亏损,2023年、2024年,营收分别为41.28亿元、45.8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98亿元、-4.784亿元。2025年一季度,永太科技营收达到10.60亿元、归母净利润0.11亿元。

尽管永太科技通过长单协议锁定远期利润,有效增强了公司业绩的确定性和持续性,但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利用自身优势踏入新能源领域,未来产业链上是否会出现产能过剩目前难有定论,这也为公司凭借锂电业务实现高速成长带来不确定。

六氟磷酸锂价格,曾在2022年初达到60万元/吨的历史高点,由于供需不平衡等原因,一路下跌,2025年初每吨还卖6.2万元,7月已下降至5万元。

产业波动期间,因专利诉讼涉及的赔偿额也创下新高。如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之间的专利大战,自2021年至今的三年多时间里,宁德时代向中创新航累计索赔总额达数亿元。

在争夺全球市场份额的激烈竞争下,新能源行业的竞争早已从单纯的技术与价格比拼,升级为知识产权、司法程序、市场话语权的多维战争。在2025年全球电动车市场预计增长30%的背景下,可以预见这场巨头们的专利战争不会轻易落幕,最后也将影响和重塑全球锂电行业知识产权的竞争规则。(思维财经出品)■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